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银行的开户银行会变名吗(开户银行的银行名称变更了,怎么处理)


“被告人征某考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持有伪造发票罪……被告人林某军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前不久,随着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人民法院作出宣判,以征某考、林某军等为首的涉案金额价税合计高达50多亿元的重大“黄金案”,在历时5年的查办之后,终于画上了句号。


数据报警,


14户异常企业显共性


2015年10月,孝感市孝南区、应城市、汉川市、孝昌县等国税局陆续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快速预警系统、增值税发票电子底账系统发出的预警:一些企业短期内大批量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金额巨大,开票异常,需要核查。


有关县市区主管税务机关立即到这些企业实地调查,发现企业的办公室都空空如也,拨打企业登记资料上填写的电话,均无法联系。显然,这些企业都处于失联走逃状态。事不宜迟,各主管税务机关火速将调查情况报至当时的孝感市国税局。


经过信息汇总、深入分析,孝感市国税局发现,各地上报的异常企业有14户,这14户企业都有以下特点:一是均为新办纳税人。基本上为2015年4月之后登记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二是均为“三头在外”的商贸企业。也就是说这些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为外省人,原材料来源于外省,产品销往外省,且这些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竟然为同一个人。三是开票金额巨大,时间较集中。这14户企业合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涉税金额达7.88亿元,时间集中在2015年4月~9月。四是购进货物与销售货物不一致,且具有敏感性。通过增值税发票电子底账管理系统查询发现,这些企业取得的进项发票上的货物名称均有“黄金”,部分企业的全部进项都为“黄金”,但它们销售的货物中均没有“黄金”,所销售货物主要为“电解铜、铜、镍”等金属,购进的货物与销售的货物不一致。五是企业之间有关联。这些企业有部分共同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六是税负偏低。这14户企业的平均税负仅为0.44%,而同类企业的平均税负值为2%~5%。


孝感市国税局迅速作出对这14户异常企业停供发票的决定,对它们开具的4776份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失控发票”处理,及时向外地发出协查函,并由市国税局稽查局成立专班,对这些企业立案查处。


内查外调,


蛛丝马迹越来越多


很快,由精干力量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成立。检查组兵分两路,一组收集分析被查14户企业的登记、申报、发票、财务信息,寻找突破口;另一组瞄准这些企业的上游开票企业,选择其中开票比较集中、开具品名全部为黄金金条、远在宁波的9户企业进行外调,了解被查14户企业的购进情况。


第一组分析14户企业的办税记录发现,这些企业的办税人员为张某、石某等4名本地从事代理会计工作的人员。马上询问这4人,检查人员得知,是自称征总、林总、李总的人,以每月1000元的酬劳聘请他们,他们只负责用对方提供的身份证、会计证、营业执照等资料去办理税务登记、发票领取、银行开户等事宜,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该小组还查明,这14户企业涉及进项发票7277份,发票上注明的购进货物品名绝大部分为黄金,少量为电解铜、镍等其他品名;涉及销项发票4776份,发票上注明的销售货物品名不含黄金,主要是铜、废钢、铝等。


第二组外调发现,宁波9户上游企业共向被查14户企业中的8户开具货物品名为黄金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952份,金额38.98亿元,税额6.63亿元,价税合计45.61亿元。


汇总内查外调信息,14户异常企业虚开发票的嫌疑越来越大。然而,这些企业已经全部走逃,当事人销声匿迹,往下查,需要公安部门介入。很快,税务稽查部门与当地公安经侦部门组成税警联合检查组。


租客失联,


一个虚开窝点曝光


接下来,一件颇有戏剧性的事情发生:2016年4月,孝感市一位居民的房屋出租到期,电话联系租客是否续租,但一直打不通,就准备将房屋租给他人。这位房主在打扫出租房屋时发现,里面有大量发票,心里害怕就赶紧报了警。


得知这一消息后,联合检查组立即赶赴现场,获取了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有5个身份证、9个营业执照、5个税务登记证、2个会计证、5户企业的银行开户许可证、26枚印章(包括企业公章、财务章、发票章)、4个金税报税盘、8个抄报税CA、7台报税用电脑。


检查人员进一步比对分析发现,这批涉案物品资料涉及14户被查异常企业中的8户,有3839份进项发票品名为铜、铝锭、废铜、电解铜等。经过税收系统比对和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检测,检查人员发现这批发票与税收系统记录不符,涉案企业变造了货品名称、销货方中文名称,属变造发票,并且全部为假发票。


与前期外调情况相比对,检查人员发现宁波9户企业开具给这8户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品名为黄金,而从被举报窝点查获的对应发票抵扣联、发票联上注明的品名为废铜、铁、镍等,货物品名发生了变化。这证明,这8户企业没有购进铜、铝锭、废铜、电解铜等货物,从上游企业取得发票后,通过技术手段变造了发票品名,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没有真实的货物销售,可以确定为持有伪造发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违法犯罪事实。


警方先对从窝点查获的5个身份证进行核实,发现当事人均对有关开设公司的事情毫不知情;再对14户被查企业注册信息中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信息逐一核实,发现这些身份证要么是卖出的,要么是借给他人代用的,至于身份证具体被用于什么均不知情。


联合检查组从举报人房东那里得知,失联的租客自称是做建材生意的,所提供身份证上的名字是李欠才,上面的照片与租客相同。警方验证李欠才留下的身份证信息,发现此身份证为假,照片本人为征某考。


大网撒开,


主要嫌疑人相继被捕


虚开的证据大量涌现,联合检查组远赴浙江、天津、广东、四川、河北和江苏等地,对涉案企业的货物流、资金流和发票流开展调查,证实14户被查企业在无厂房、无仓库、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从上游企业购买虚开的品名为黄金的增值税专用发票7277份,价税合计51.02亿元;向下游30多家企业虚开变名为电解铜、废铜、废铁等的增值税专用发票4776份,价税合计54.22亿元,造成国家税款巨额损失。


联合检查组把这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定名为“黄金案”,并将案件上报为公安部“部督案件”。随即,一张抓捕大网撒开。


2019年4月,“黄金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征某考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被抓;同年8月,该案犯罪嫌疑人林某军在湖北汉川市落网。


前不久,孝感市孝南区法院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持有伪造发票罪判处征某考有期徒刑16年、罚金60万元;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林某军有期徒刑15年、罚金50万元,依法追缴其违法所得755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