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关联交易公允性的认定(关联交易公允性分析怎么说)


关联交易是否涉嫌利益输送?


11月22日,奥园美谷公告称拟以5307.8万元购买广州市万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万贝投资”)名下1间商铺,单价约为28652元/平方米,同时以2638.7万元购买广州奥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奥誉地产”)名下2间商铺,单价介于3.2-3.3万元之间。


公开资料显示,万贝投资控股股东为奥园集团有限公司,后者为奥园美谷实控人郭梓文控制的企业;奥誉地产股东方为耀发投资有限公司、奥园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和广东奥园置业有限公司,均为郭梓文旗下企业,前述两起交易均构成关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董事会表决环节,董事班均投出了反对票,认为本次交易时间紧迫,同时根据现有资料无法判断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必要性和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交易时间到底有多紧迫?按照协议,奥园美谷需在11月22日前一次性支付全部价款,。也就是说,在董事会审议前述交易,即协议生效当天,上市公司就需要完成款项支付。


对此,交易所要求公司结合商铺交付条件与时点、价款支付时点、产权登记预计时点等,说明相关交易安排是否符合一般商业惯例,并明确是否存在涉嫌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情形。


在定价方面,本次交易参考周边商铺成交价,确定标的资产的价格。根据公告,拟购买的万贝投资商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万博版块,交易单价约为28652元/平方米,而旁边的一套商铺于2020年9月成交,成交均价为39707元/平方米;拟买入的奥誉房产商铺位于番禺区市桥南板块,交易均价约为3.3万/平方米,目前该区域二手转让价格为2.8万元- 4万元每平米。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周边二手成交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在房产交易中,通常为“一房一价”,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此,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以买代租”的原因及合理性,并明确交易定价依据是否公允合理,是否符合发展轻医美“更低的运营成本”的战略布局。


是否利用增持信息误导投资者?


除前述关联交易外,奥园美谷高管未能“按质按量”完成增持计划亦引发市场关注。


回溯今年5月21日,公司总裁胡冉、执行总裁范时杰、徐巍、董秘蒋南、财务总监林斌齐发增持计划,拟自5月22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其中胡冉增持金额为不低于5000万元,范时杰、徐巍为不低于1000万元,蒋南、林斌为不低于100万元。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关注到,前述高管在推增持计划之时,奥园美谷已经历了一波大涨,在一个月内实现股价翻番,当时股价约为23元/股,处于高位。


消息发布当天,奥园美谷先涨为敬,涨幅超7%。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内,公司震荡上行,一度触及阶段高点29.95元/股,为本就强劲的走势再添一把火。


11月22日,增持计划到期,而胡冉、范时杰、徐巍实际增持金额为118.01 万元、100.75 万元、119.58 万元,仅完成原计划的2%、10%、12%,与预期相去甚远。


对此,奥园美谷给出的理由为计划实施期间,遇重大资产重组、业绩预告、半年报等多个信息披露窗口期、敏感期,前述高管增持有效时间和计划大幅减少,叠加“增持大户”胡冉11月因突发身体状况住院治疗,导致计划未能按时完成。


公开资料显示,奥园美谷于4月29日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后续采用分阶段形式发布进展;于7月13日、10月12日发布业绩预告,于8月29日、10月29日披露半年报及三季报。按照规定,在业绩预告前十日、定期报告前30日内,高管不得买卖公司股票。据此测算,前述高管应有3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实施增持计划。


对此,交易所要求公司详细说明窗口期、敏感期等具体影响期间,并要求相关方结合自身资金情况,说明客观上是否具备完成增持计划的能力和意愿,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误导投资者的情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