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中华儿慈会捐赠凭证号(武汉慈善总会捐款凭证号)

■ 观察家


在彻查此事有无违规之外,涉事基金会最需要做的还是建立更为理性、科学的工作机制,以保证募款真正帮到受助人。


43斤女孩吴花燕离世事件,引发的争议还在继续。针对网友“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为吴花燕筹款百万,却仅拨款两万”的质疑,1月14日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回应称:2019年11月4日,9958救助中心转款2万元至医院,用于吴花燕的治疗。此后,吴花燕及家属同时提出捐款使用意向需求:余下款项希望预留至手术和康复治疗再使用(经核实,吴花燕病情有反复,尚未达到手术条件),因此余下善款未能拨付至医院。


捐款百万却只转给吴花燕2万,剩下善款去了哪里?涉事基金会有权力截留定向捐款吗?为什么不是一次性给受捐人?——这些是网友对慈善机构的主要质疑。


其实,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涉事基金会关于仅转款2万的解释,并非毫无根据。2019年10月12日吴花燕住院后,医院针对她当时的情况预估治疗的花费可能超过20万元。涉事基金会在2019年10月25日开始介入,短短时间内就募得了1004977.28元,并于2019年11月4日转款2万元至医院用于治疗。


从这一时间线来看,以医院给出的20万元的数额为基准,再减去医保对于治疗费用的覆盖,在当时医院没有进一步手术和康复治疗、未提出新的医疗费用缺口的情况下,涉事基金会仅基于吴花燕的治疗需求,将2万的额度打到医院,并非就如外界所想的有“贪污”之嫌。


但没有挪用,并不是说涉事基金会在此事中完全没有疏失。


首先,从吴花燕以及家属的公开报道来看,涉事基金会在筹款过程中,对于当事人的知情权及意愿并没有最大程度的保障。


其次,涉事基金会最大的争议其实还是在筹款模式上。在热点效应之下,涉事基金会过于注重筹款额,没有结合受助者本人的实际情况,缺乏一个理性预估的范围,制定出合理的医疗募捐目标,盲目地为筹款额设定了100万的额度。


而在善款募得之后,又缺乏对受助者医疗需求之外的其他需求的精准掌握,忽视了对其进一步高效实际的救助,没有提高吴花燕健在时期的生活质量。


如此种种,无不说明,从前期介入、设置筹款额度到后期打款,涉事基金会都缺乏些募捐理性。


如今,针对此事,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已经做出了“肯定彻查”的回应。但在彻查此事有无违规之外,要回应民众的关切,涉事基金会最需要做的还是建立更为理性、科学的工作机制。


而这种理性,需要慈善组织真正切实尊重受助人的利益,从真正满足其需求出发,在介入的第一时间就做好设计、规划,同时操作过程公开透明,满足各方面的知情权。


如今,吴花燕或因为早老综合征病故的结果,让纠结于她或因营养不良早衰早逝的人有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慰藉,但是,由她而引发的各类慈善伦理思考,无疑还有很多。


□姚遥(公益人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