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几两碎银,却能解世间万般忧愁。有的人为这几两碎银低下了头,弯下了腰;有的人却为了它,失去了一切尊严。
虽然冬奥盛会已然结束,可关于冬奥的故事与传说却依然在继续着。比如说那火遍全球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还有那深受外国运动员所喜爱的中国美食——豆包、饺子、麻辣烫……也正是凭借着这场盛宴,让世界再次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更为深层次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要知道上一次出现这般的情况,那还是在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那一次的奥运可以说令世界都为之震撼不已,北京奥运也成为了奥运史上最为经典的盛会之一。
只不过,每当盛会结束之时,大多数人都会十分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举办这样一场国际性的盛会,究竟需要投入多少财力,耗费多少物资呢?举办奥运真的值得吗?对于我们而言这样的盛会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吗?别着急,本期唐sir就带你走进奥运的世界,看看这其中究竟深藏着怎样的深意。
别急,先让我们来看看此次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最终投入了多少钱。据了解,当初的北京奥组委在申请举办冬奥会之时,就曾公开过一组数据,预算投入16亿美元(约人民币100亿)作为冬奥会的启动资金。这些钱基本上会被用于冬奥村、滑雪大跳台、各类比赛场馆的建设等等。只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十分残酷的,预算与实际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就比如说赛场的日常维护、庞大的后援服务团队、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支出。所以,冬奥会最终投入的资金,远比预算要多得多。
实际上此次的冬奥会并不是单独由北京所举办的,而是河北张家口与北京联合共同所举办的,甚至有不少项目都是在张家口进行的。只不过冬奥村在北京,而张家口与北京又相隔200多公里的距离,仅仅是来回一场就需要几个小时的车程。运动员们自然不可能每日花费数小时的时间在交通上,为此我们也是特意修建了一条1小时便能够从北京到达张家口的铁路。仅仅是修建这样一条铁路,我们就投入了240亿左右的巨额资金。
不仅如此,这些交通工具的后期维护、设施运作、环境治理等等林林总总加一块,最终所耗费的钱财更是高达1800亿人民币,着实是下了一番血本啊!而根据最后的数据资料显示,此次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最终总投入约为3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00亿左右)。纵观整个冬奥史,如此庞大的投入,也只稍逊色于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500亿美元投资。北京冬奥会举办规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有投入自然也就会有回报。而我们的回报自然也是颇丰的,别的不说,就说这段时间火遍全球,“一墩难求”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收益。只是相对于我们庞大的投入,这些收益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即便是加上一些品牌商的赞助费、赛事的转播费用等等,总收入也不过才300亿人民币左右,连我们投入的七分之一都不到。这样看来,貌似我们可是吃了一个大亏啊!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只要你研究过奥运会的举办史的话,你便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奥运会在明面上都是处于亏本状态。就比如说刚过去不久的东京奥运会,那更是亏得血本无归。原本计划投资154亿的他们,因为疫情的原因,成本也是不断地增加,还延期了一年才举办,最终明面上的总收益还不到10亿元,令人心疼不已啊!当然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想必日本也不至于亏损至此吧!毕竟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隐形消费(游客的暴增)也是能够回血不少,只不过日本比较倒霉遇到了特殊时期罢了。
最后结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