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青岛市财政局杜明(青岛市财政局沈继红)


青岛地铁票价听证会于11月25日下午举行


票价方案:两方案仍为3元起步


本次听证会内容主要包括听证方案提出人陈述听证方案、定价成本监审人陈述成本监审结论、听证会参加人对听证方案发表意见、进行询问和总结发言等五项内容,会议时间约3个小时。青岛市物价局价格管理处副处长苏长征介绍了遵循的公益性、可持续发展、合理比价、统筹线网、递远递减五项定价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两套票价方案,:


方案一:起步价3元,起步里程8公里。8~17公里(含),票价为4元。17~27公里(含),票价为5元。27~38公里(含),票价为6元。超过38公里后,票价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20公里。如3号线全程最高票价为5元,11号线全程最高票价为8元。


方案二:起步价3元,起步里程6公里。6~14公里(含),票价为4元。14~25公里(含),票价为5元。25~40公里(含),票价为6元。超过40公里后,票价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20公里。如3号线全程最高票价为5元, 11号线全程最高票价为7元。


听证代表:多数认为3元起步偏高


记者了解到,出席听证会的28名参加人包括消费者12人、经营者1人、其他利益相关方3人、专家学者4人、市人大代表2人、市政协委员2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4人。在发表意见环节,多数听证人认为两套票价方案3元起步偏高,应调整至2元起步。


有听证人表示,青岛的轨道交通是未来三城联动的发展的重要依托,此时应抛开单纯的企业效益而讲全社会效益。有听证人建议,地铁地铁运营的初期可以适当以低价的模式推行,试运营期间可暂定票价,待全线通车、形成网络后再重新制定合理票价。同时有听证人指出,地铁的广告收入应该返给运营公司,减轻财政压力,这一点应该在报告中体现。


对地铁票价优惠政策,有多位听证人表示应该提高儿童免费乘车线的标准,并对老年卡、爱心卡等持卡优惠人群加强管理,实现错峰出行。


交通委:不会开通地铁就取消公交


针对此前引发热议的“地铁3号线开通后26路公交车将取消”这一消息,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综合运输管理处处长林积恩表示,不存在地铁开通后这条线路马上取消公交线路的情况。若出现公交线路大部分客流被轨道交通吸引的情况,取消线路也要经过调研和慎重研究,并征求市民的意见。(完)


听证会参加人发言实录(摘自微直播)


专家、学者参加人(4人)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同春芬:就地铁起步价发表建议。个人认为,3元起步价定价偏高,倾向2元起步。2元起步有利于增加客流量,有利于减少汽车的出行,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提高市民的公共福利。另外,我赞同按里程来计价,并对特殊人群给予优惠。


市委党校副教授倪庆东:我赞同计程方式,我觉得听证方案定价偏高。方案中票价价格的动态调整机制不应该只考虑成本,还有一个消费者其实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就是服务和便携程度,比如通车的间隔时间是多少?这样的服务也是我们要纳入考虑里面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和全线通车的情况下,我建议地铁的价格先暂定一个价格,等全线通车以后、运行成熟了,消费者对整个地铁服务的程度比较了解的情况下再正式定价格。


山东科技大学高级经济师孙彦明:我建议把票价适当压低一点,因为这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地面交通,从而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我觉得青岛城市地铁运营的初期可以适当以低价的模式推行,近似于公交的价格,当然也要考虑到里程,在我们轨道交通形成网络之后,运行比较成熟完善的时候,可以再考虑到其他的定价模式。


山东康桥(青岛)律师事务所律师孔庆刚:价格的看法,我同意价格定得偏高,我感觉也是两元起步比较适合青岛的这种定位。轨道交通是未来三城联动的发展的重要依托,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轨道交通这个时候应该抛开单纯的企业效益而讲全社会效益,价格不应该成为一种制约而应该是一种促进。作为中立角度来讲,价格还是超出了青岛市的承受范围,我认为价格应该低,一个是关于全局经济发展,第二就是公民幸福指数。


消费者参加人(12人)


刘应辰:我同意方案一。起步价偏高,尽可能定为两元。如果起步价下调不了,可以把方案一适当延长运营里程,三元可以坐3号线北段的全程。优惠力度尽量向通行客流倾斜,建议将目前的优惠档增加一档,150元档,100元以下九折,100-150元是八折,150-300元七折,超过300元恢复九折,一个建议,地铁闸机是无人管理,要考虑到各种卡的管理,比如老年卡、爱心卡打卡的制度,建议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专人值守。


马松翠: 一般人出行,低收入者都是坐公交车的,所以青岛的票价定价稍微高一些,我希望增加两元区。既然是试运营,价格是不是也可以试运营?我们试运营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是一年还是半年?我们现在定这个价格也可以试运行一年或者半年,试运营之后我们再次听证,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另外优惠的力度再大一些,对于上班族来讲,我们天天都要出门,如果可以达到六折或者七折,我们的幸福指数会更高一些。


孔高原:建议一元起步。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第一就是儿童免费的政策,按照老惯例1.2米,我认为应该调整,至少调整到1.4-1.5米;第二是离休干部和老年人的优惠是可行的,建议在闲时免费,高峰期不免费。第三琴岛通卡优惠,我觉得和公交车看齐,最低八折起步。第四就是特殊的时间段,比如说无车日我们可以实行地铁免费。


杨丽:建议3号线北段开通后制定临时票价2元,地铁票价定价方案2元起步,每月刷琴岛通卡超过15次打六折。使用特殊卡开辟绿色通道,违规使用免费的,应该必须严肃查处甚至高额罚款。


周揆:建议地铁起步价降为2元。儿童免费乘车建议身高提高。


刘芳君:大家觉得3元的起步价有点高,或者是中短距离,包括17公里以内要花4-5元比较高,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可以将地铁的起步价降低,或者说将3元所能到达的距离延长,让我们中短距离的人可以得到更多的便利。青岛人的地铁梦终于要圆了,我们之所以成为一个梦,是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希望可以在逛街、上学的路上少花一点时间。


王宇环:关于起步价两元,我认为比较合理。关于优惠政策,峰值的折扣力度不够大,我建议平时非峰值时间段可以增加折扣力度。另外,针对25周岁或者是26周岁以下的青年学生采取七折优惠。


鲍娟:首先我觉得起步费过高,我认为合理的收费应该是在2元8公里,3元11公里,4元17公里,再往后可以参照方案一的收费。优惠政策当中关于免费卡的部分,我认为是这样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在非高峰时段免费,这个高峰时段就是指早上7点到9点,下午17点到19点。在高峰时段采取半价,非高峰时段免费,70岁以上的老人不分时段全免费。我建议儿童免费线应该提高到1.3米,6岁以下的儿童免费,一名成人可以携带一名免费的儿童,其他的优惠政策不变。


邵志远:建议起步价降低,李村到五四广场最多来回5元。建议加快地铁建设进度,为青岛老百姓做一些实事。


赵新辰:听证方案3元起步价过高,建议降低。对来青就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给予一定年限地铁票价优惠;推行一日票或三日票,市民购买了以后,可在限定的时间内无限次乘坐地铁;最后是希望加强对地铁经营的管控,对于收入和支出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公示。


王秀丽:建议2元起步,起步里程10公里。0-10公里是2元,10-16公里是3元,16-22公里4元,22-30公里是5元,30-38是6元,38-50公里是7元,50-58公里是8元,58-78是20元,琴岛通打卡可以通过八折、九折核算。


李如东:起步价建议调整为2元;使用琴岛通卡在公交和地铁之间进行合理换乘,应给予相应优惠;高峰时段对老年卡、爱心卡不优惠的政策,可以避免上下班的客流、学生客流叠加,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高峰时段的出行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


青岛市人大代表参加人(2人)


于殿香:现在公交车1元钱,老百姓都会有一个对比的价钱,这样看地铁起步价有点高了。在成本计算上也不太科学,有一点偏高,应该考虑到老百姓的收入。咱们应该科学的把起步价、远程价和市内范围之内三者的平衡关系去好好研究一下,定一个老百姓能接受的价格,我觉得这个是最关键的事。关于优惠政策,我觉得65岁以上免费乘车,这一部分我觉得占地铁乘客总数人的比重不能太多,在儿童这方面应该考虑一下,儿童1.2米标准应该提高。


潘漫:票价的两个方案,尽管起步价比较高,但是起步价的单位里程、票价基本处于平均水平,并且持有琴岛通卡、老年人、儿童都有相对的优惠,有利于吸引长距离的客流,缓解地面交通压力,陈述的比较全面,我是肯定的。我就补充这一点,我们建地铁主要目的是什么?缓解地面的压力。怎么能减轻核心区地面的压力,能够让大量的民众能到地下乘坐地铁,是不是在起步价上应该降低?我们采用的原则就是递远递减的办法,我认为应该考虑本地的消费者和游客的区别,让本地居民能够享受更好的待遇,享受青岛更好的生活。


青岛市政协委员参加人(2人)


陈素伟:我个人觉得起步价高了,全程的价格我还能接受,但是起步价高了。建议刷琴岛通卡打八折,但是买票就是按规定的票价买,主要优惠的人员就是本地的常住居民。


高丽新:轨道交通票价动态调整机制以5年为论证周期,我个人觉得时间有点长了,建议缩短。监审报告没有提及地铁运营成本。关于地铁广告收入,2013年北京广告收入5亿,2013年上海广告收入是6.5亿。这也是一部分收益,这一部分收益实际上应该返给运营公司,这样也减轻了财政压力,这应该在各种报告当中很翔实的体现出来。


其他利益相关方参加人(3人)


交运集团青岛温馨巴士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魏强:同意方案二,建议起步里程调整到8公里。截止到2015上半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大约是200万辆,私家车占到140万辆,所以这个规模非常大,如果地铁能够吸引一部分私家车或者是其他的出行方式,对缓解交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青岛公交集团公司运营处副处长吴波:我认为地铁和公交都是国有独资企业,不完全存在竞争关系,而更主要的是服务的互补关系,关于地铁票价问题,前面说的也很多了,我们没有什么特殊的建议和意见。


青岛迪生城市客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嘉谟:地铁起步价如果是3元,应该是全国地铁起步价最高的,不会显示出便民、惠民的优越性,建议与全国地铁绝大部分城市同步,以2元起步价作为第三方案。让市民为我省独有的城市地铁感觉自豪的同时,切实体会到政府的让利于民。


经营者参加人(1人)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高军:赞成听证方案里面以计程为标准,里程计价更符合青岛地铁的线网特点,更加公平合理。根据测算,两个方案的测算都在2.5元左右,占运营成本的比重大概是50%左右,占完全成本的15%左右,这充分体现了地铁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公益性。总体赞同票价优惠方案,同时提出两点建议,我们将根据青岛实际出行情况研究多样性的优惠票价,比如日票、旅游票以及其他的方式,包括银行IC卡、手机支付等等;我们将加强运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青岛地铁运营刚刚起步,我们一定会认真吸收、借鉴,不断地优化、提升地铁运行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参加人(4人)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综合运输管理处处长林积恩:在城市客运体系中,有一个定位就是常规公交是主体,轨道交通是骨干,常规公交是解决中短距离客运出行的主流、主力,轨道交通以中长距离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建议遵循“分级抵近、递远递减”的原则,吸引中长途客流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如果轨道交通开通以后,确实某些线路大部分的客流被轨道交通所吸引,我们也会根据客流变化情况、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要非常慎重的研究公交线路是否取消的问题,而且首先我们研究的是公交如何去和轨道交通接驳,方便老百姓换乘,因为每一条线路包括26路贯穿了市南区的很多的景点包括很多居民居住区,所以在这里我请市民放心,不存在地铁开通后这条线路马上取消,肯定要征求市民的意见。


青岛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副处长杜明:我们认为这个方案的定价原则、数据测算以及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和我市地铁建设的实际情况,是切实可行的,我们认为按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用者付费,国家适当给予补助的原则,制定轨道交通票价。首先考虑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企业的运营成本,并兼顾财政的承受能力,结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时序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我们建议地铁集团也能够加强管理,精打细算,加大资源综合的开发利用,多渠道的增加收入,减少亏损,缓解消费者和财政的支出压力。


青岛市民政局老龄办权益保障处处长卢成梁: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其中有具体的条款规定了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65周岁以下的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实行的优待规定,希望即将运营的地铁也按照这个规定来执行。


青岛市总工会社会保障部副调研员李文胜:对起步价3元的两套票价方案都表示反对,认为票价、起步价都高了,加重了居民的出行经济负担。建议政府采用让利于民的政策,起步2元,全程4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