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资产分册(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固定资产)

演讲人:聂锦芳演讲地点:北京大学二教演讲时间:二〇二一年十月




《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手稿资料图片


1867年的马克思资料图片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封面资料图片


《资本论》第二卷1885年版扉页资料图片


我国最早的《资本论》中文译本封面资料图片


其次,按照科学的方式研究资本运行的逻辑。


就《资本论》来说,所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总的指导原则要转化为具体研究方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将其概括、提炼成可以上升到“历史哲学”高度的社会认识方法,即“普照光方法”“从后思索方法”“人体解剖方法”“抽象—具体方法”等等。马克思注意到,“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更进一步说,“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他还指出,“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特别是由于“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


最后,周全考量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各种问题和细节,完善关于资本的“叙述方法”。


究竟什么是《资本论》的“叙述方法”或者说这种“叙述方法”包括哪些方面?我将其简单概括为如下:(1)结构。《资本论》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关系并非显性地摆在研究者面前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结构。马克思先后尝试提出过两卷本著作—三本书内容—五个分篇—六册计划—九项内容—两大部分—三卷四册架构。这种调整和变化,贯穿于马克思几十年殚精竭虑、深思熟虑的探索过程。(2)术语。因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马克思的《资本论》虽然与古典经济学讨论的是同样的议题,然而对于术语内涵的重释、拓展和创新却是非常明显的。(3)引证。《资本论》中在对纯原理的阐释的同时,既有理论史的梳理,又有现实材料的甄别和官方档案的征引,他还特别注重统计数据。在引证经济学著述和观点时,则从时间和首倡者两方面来确定其重要的历史成就,“作为注解以充实正文的”。(4)表述。《资本论》第一卷是在1859年正式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之后出版的,但他并没有改变后者的观点,为了前后内容上的“连贯和完整”,他在第一卷第一章的开头重新对第一分册的内容做了概述,也变换了具体的表述方式:第一分册中简略提到的论点,在第一卷中他作了进一步详尽的阐发和论证;而第一分册已经详细阐述的论点,在第一卷中他只是简略提及。(5)修订。“文章不厌百回改”。《资本论》的修改是马克思从第一卷出版到他去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之后恩格斯又将其接续下来,直至推出最可靠、完善的版本。(6)翻译。还在写作德文初稿时,马克思就开始考虑用多种外文进行翻译的问题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由于篇幅巨大、思想复杂,马克思与译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付出了艰巨的劳动。(7)辩驳。作品的命运总是曲折而多变,作者的苦心及其复杂的思想、严密的论证不可能获得相应的理解和回应,相反,“被攻击或辩护,被解释或歪曲”的情形却经常会发生,《资本论》也不例外。每当出现这种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认真的修正的同时,对于误读、曲解特别是恶意的歪曲毅然据理力争。(8)理解。马克思当然希望耗费了自己大半生心血的代表性著述《资本论》在“广大范围内迅速得到理解”,认为这才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然而,这是一部典型的“德国式”的作品,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价值立场,那么理解起来将非常困难。为此,一方面马克思不断地进行解释、补充和说明,尽可能照顾读者的现实状况、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通过阅读这部著作,读者不仅理解其意旨、逻辑和内容,更能提升和改变理论思维的水准、透视社会历史的方法和改变世界的能力。因为“追求真理”不是一件轻松和容易的事,“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我们看到,通过对资本时代的研究和《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一方面把握和贯彻了辩证法的精髓、要旨,另一方面也将其推进和提升到现代形态和新的水准。


“在这样的时刻,应当倾听这样一个人的声音”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发表150多年来,以其对资本时代最客观的反映和最深刻的批判影响了整个世界,特别是20世纪以降西方资本主义的危机及其调整、东方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改革,以及当代全球化态势的推进和变化,都与它有密切的关联。近代以来还很少有一种思想体系、一部科学著述像马克思主义、像《资本论》这样遭受过如此严苛的检视、强力的辩护以及充满偏见的攻击和蔑视。过滤掉时代的风尘,面对严峻的现实,真理的光芒、理性的思维和逻辑的力量愈加凸显出来。诚如恩格斯在英文版《序言》中指出:“毫无疑问,在这样的时刻,应当倾听这样一个人的声音。”


那么,马克思当年的思考、《资本论》的分析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价值呢?根据上面的清理,我们做出如下概括:


首先,顺应历史发展“铁的必然性”和“正在实现的趋势”。


资本打破了国家、民族的界域,将世界推进到全球化的进程。这既是必然的、也是充满矛盾的过程,一体化程度加剧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分离和等级,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甩出来,既为世界带来发展,同时也埋下了“苦果”,而且“苦果”在危机爆发之际会成长、成熟,使世界性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更加凸显。这种情况下,催生了质疑、抵制全球化的声音的集结,形成反全球化浪潮;个别国家更设置多种壁垒、推行国家优先战略,试图通过“逆全球化”来摆脱危机。然而,马克思的分析表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铁的必然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自觉顺应、积极融入,在此基础上构建开放、包容的国家关系,不仅有利于世界总体发展,也必然惠及国家民族的进步。


其次,在理论风云和思想激荡中寻找创造和突破。


马克思是通过《资本论》这部著述最终完成对古典经济学的突围和超越的。他在哲学领域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政治立场的转变”,如果不落实到资本运动的具体环节、过程和机制中是得不到落实、体现和进一步推进的。而就过去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之间关系的理解来看,我们只注重鉴别众多经济学家及其著述对待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来源等问题的看法以及阶级立场的站位,认为对此表示赞同或者思路有所接近的马克思就予以吸收,表示反对甚至态度不明的就被马克思抛弃,而他们复杂的探索过程中对具体经济现象的分析、运行机制和过程的揭示以及经济政策的主张等大多被忽略了。通过以上梳理,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基本是从思想整体、研究方式、论证思路、与时代问题和历史变迁的关联等方面总体上把握这些先贤和同时代人的著述的,其中确实有极为凝练甚至尖刻的评价和定位,但绝不仅仅以是否集中在一两个观点上的鲜明表态作为评判标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当然有唯物主义辩证方法的支撑、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获得解放的价值诉求,但如果不进入资本主义经济的具体运行机制和环节中,只靠外在的谴责和批判、激进的行动和举措,实际上是无济于事的。而从马克思最终并未放弃的《资本论》“六册计划”(特别是后三册“对外贸易”“国家”“世界市场”)的构思看,古典经济学的探索给予他的启示是很深刻的和多方面的。这可以说是进行思想创新的“惯常路径”,因为所谓创新不是一切从头开始、另起炉灶,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和求变,而是在整体文化和思想背景中反思、传承、变革和超越。


最后,弘扬辩证方法、理性精神和总体性思维。


(此稿有删节,完整内容见《北京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0日10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