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创新打造“全球中心仓”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发布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7205.19亿元,同比增长13.94%,占同期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11.95%,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出口3486.62亿元,同比增长31.85%。广东省特殊监管区域有效发挥了外贸外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整体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大,产业多样化的良好态势。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自贸处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广东省内海关在全省具备条件的综合保税区积极复制推广跨境电商货物“先入区、后理货”,依托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缩短了一线进境入区通关时间。同时,叠加对区内跨境电商保税仓储企业实施分类理货管理机制,对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物流仓储企业,实行“自行理货、视频监理、改单上架”监管模式,即企业可先行办理跨境电商货物进境放行手续,货物直提进入企业理货区,在海关联网视频监控范围内理货,据实申报修改备案清单、确认后进行上架仓储。
前10月粤新造出口集装箱数同比增182%
今年以来,“一箱难求”、国际运费贵、物流时间长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外贸企业。为精准解决企业“痛点”,广东省内海关通过加快新造集装箱出口流转、增加国际海运运力、“厂外设仓”缓解货物压港等多项新举措,畅通跨境贸易的“血脉经络”。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1—10月,广东省内海关共监管新造出口集装箱70万个自然箱,同比增长182%。10月,广东海运方式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8.35小时、1.56小时,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此外,针对近期因国外海运码头拥堵导致货物压港的难题,海关指导企业通过“厂外设仓”保税政策增加保税货物存放场所,缓解仓储压力。目前,企业可通过“互联网 海关”平台实现“在线即审即批”,1个工作日内即可足不出户办完“厂外设仓”手续。
审读:孙世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