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甘肃省张掖市国家税务局票证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

自《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以来,甘肃省国税局、地税局立足不断增强纳税人便利感和获得感,坚持“平台共融、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合作共赢”,双方无缝对接、深度合作,实现了国地税合作的常态化和纵深化发展。


服务深化、多维融合,便利化改革顺利推进


“以前排完国税窗口,还要再排地税窗口。现在一个窗口就可一次性办完国税、地税业务,办税比以往更便利了!”这是白银市白银区办税服务厅纳税人发出的由衷赞叹。


今年以来,甘肃省国税局、地税局在联建12个办税服务厅、互设191个窗口、共驻39个政务大厅的基础上,以“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办税模式为突破口,整合服务资源,提升办税服务质效,取得了明显效果。


细化分工,制度先行。甘肃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同制定了《“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联合办税服务工作方案》,抽调精兵强将梳理业务清单,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为联合办理涉税事项提供业务保障。


打破壁垒,支撑有力。“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打破了业务平台壁垒,实现了系统的互联互通、互访互用。甘肃国税局、地税局依托互通的金税三期系统,通过开放端口和访问权限,前台窗口人员在一台计算机上同步操作国税局、地税局征管系统,为纳税人办理各类涉税业务。


攻坚克难,顺利实施。基层国税局、地税局优化人力资源,在联合办税服务厅开通业务通办窗口27个,成功解决了一台计算机挂接两台pos机等技术难题,确保了“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的顺利实施。


完善措施,强化管理。为了进一步强化后台管理,联合制定了业务通办发票管理办法、税收票证管理办法、涉税资料管理办法,建立应急保障预案,保证系统信息安全。


全面提速,成果丰硕。“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实现了“前台一窗受理,系统分别处理,一窗统一出件”,得到了纳税人好评。以国地税联合办税为重点,联合税收宣传、联合培训辅导、联合信用评价、联合推进“银税互动”和联合为大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为纳税人带来了便利。


拓宽领域、深化内涵,税收征管质效不断提高


今年以来,甘肃省国税局、地税局以全面推开营改增为契机,优化管理资源,协同实施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一体化管理,确保改革平稳运行。


夯实基础,管户移交无缝隙。此次张掖市国税局、地税局营改增共接管房地产企业316户, 在国地税交换基础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国税局、地税局将房地产、建筑安装企业税收资料交接、归类,按户建立征管资料档案,夯实了管理基础。


整合资源,管理模式更专业。张掖市国税局联合地税、城建、规划、土地、公安、财政和房产等单位,成立了房地产业税收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在部分地区试点成立房地产、建筑业专业化管理分局,与地税局建安分局对接,初步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税收管理方式。


信息共享,风险防控更有力。在房地产企业、建安企业老项目和新项目数据资料共享共用的基础上,张掖市国税局、地税局紧盯立项、修建、销售和清算4个重点环节,将招标办、国土、建设等部门传递的涉税信息,同房地产企业的税源信息比对分析,结合纳税人申报纳税信息确定疑点,开展风险应对,联合实施核查。


实行房地产企业一体化管理只是甘肃省国税局、地税局执法整合的一个方面,双方统筹加强税收管理,征管质效不断提升:联合下发《甘肃省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实施办法》,联合对辖区内18345户企业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联合开展分行业、分规模典型调查,对158713户纳税人开展了定额核定;协同管理非正常户,共同认定非正常户3407户;联合实施欠税管理,清理欠税83.27万元;联合实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查补收入1859.76万元,调整应纳税所得额1493.21万元,入库税款4.38亿元,获得了国家税务总局领导表扬性批示。


优势互补、多点发力,依法治税水平有效提升


“联合执法检查为我们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执法的随意性,这样的检查我们愿意全力配合。”兰州铁路局财务处长李富文说。


统一执法标准,约束裁量空间。今年以来,甘肃省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发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对各级各方执行相同的处罚标准等事项作了明确规定。截至今年9月,全省共对18969户纳税人按照统一标准作了处罚,减少了因标准不一带来的涉税纠纷。


联合进户稽查,提升执法效能。按照甘肃省国税局、地税局统一部署,各级稽查局成立国地税联合检查组,统一制定检查方案,协同调查取证,增强稽查针对性。截至9月底,共同对180户纳税人开展税务稽查,通过联合税务稽查,共查补税收收入5938.85万元(其中,国税4574.23万元,地税1364.62万元)。


联合激励惩戒,共铸诚信红黑榜。全省各级税务机关积极参与省文明委牵头组织的“共铸诚信、德润陇原”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活动,全省联合公布红榜企业161户、黑榜企业12户。各地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开展正反典型宣传,有效打击了涉税违法犯罪活动。


加强警税协作,健全税收司法保障机制。为了确保深改组方案落地,国税、地税和公安部门强化沟通协作,联合制定发出《甘肃省警税执法协作工作规定》,在省、市和县三级成立26个公安机关派驻税务机关联络机制办公室,通过强化警税协作,仅国税机关与公安机关已联合查办案件786个,打掉犯罪团伙5个,挽回国家税款损失共计1.2亿元,有效震慑了涉税违法犯罪的高发态势。


联合分析、数据增值,以税资政效果明显


“只有国地税建立健全联合税收分析机制,从数据、选题、调研和形式等方面深度合作,才能为各级党委、政府整体把握经济税源走势提供有效参考。”甘肃省国税局收入规划处原处长杜争平说。今年以来,省国税局、地税局以联合税收分析作为突破口,加强合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建机制,合力攻坚。省国税局、地税局将联合分析的具体要求细化到《方案》落实中,明确具体措施,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业、办结消号,保证联合分析的开展;建立联合税收分析会议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税收分析联席会议,共同开展税收形势分析;成立分析小组,常规分析定期开展,专题分析集中攻坚。


勤沟通,资源共享。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强化数据共享,建立数据定期交换机制。为做好全面营改增试点工作,省国税局、地税局一次性移交了营业税纳税清册、500强企业信息、80个重点楼盘和大型基础项目清册,为开展历史税收分析和营改增同口径数据分析提供保障。


重分析,数据增值。7月,省国税局、地税局成立联合课题组,选取3个课题集中攻坚,联合完成《2015年全省税收收入完成情况》《甘肃省纳税百强分析》《营改增税收收入变化分析》等8篇专题报告。


通过联合开展税收分析,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税务系统组织收入能力增强。“十二五”时期,甘肃省税收由“十一五”末2010年的605.14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171.32亿元,年均增长14.12%,高于西北五省税收11.25%的平均增速。二是以税资政效果明显。截至9月底,全省各级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向同级政府部门上报联合分析报告204篇,得到各级领导批示11次。三是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准确。国税、地税联合开展税收分析,全面展现甘肃经济税源形势,为各级党委、政府研究对策提供有效参考,提升了国税地税两部门的站位。


凝聚合力、强化整改,督查方式持续创新


今年以来,甘肃省国税局、地税局在深化合作中探索联合督查的新方式,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全省17个市(州、区)国税局、16个市(州、区)地税局落实《方案》、绩效管理、纳税服务规范、国地税合作规范和联村联户工作等5项共性内容,基层党建、营改增税负分析和岗位大练兵等5项国税个性内容和征管基础夯实年、二手房委托代征等4项地税个性内容实地督查,取得明显成效。


交叉检查,严查细究。联合督查组采取统筹共性问题、国地税交叉检查,聚焦个性问题、国地税联合检查的方式,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核实数据等形式,准确掌握了基层工作开展情况,客观公正地反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强化整改,跟踪问效。两局联合召开督查工作汇报会,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联合发出督查整改通知,建立整改台账,将发现问题挂单销号、对症下药。截至10月底,在联合督查发现的135个问题中,已整改问题129个。联合开展督查工作,有力促进了基层税务机关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