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2018年8月28号有什么电影(2022年11月11日有什么电影)






“劳模”于正又出新片了。




换汤不换药。




不过把故事背景放到大明永乐年间。




美食制作为辅,人物爱情升级为主。




取名《尚食》。







听起来很高大上。




但于正的剧向来经不起推敲。




看了几集后,发现果真如此。




剧情设定先不说。




女主吴谨言的演技,依旧原地打转。




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动作:瞪眼、发呆、抖三抖。




怎么?


华鼎视后都白拿了?











吴谨言拿视后,简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2018年的《延禧攻略》,于正抢先一步《如懿传》播映。




还把大女主改成了黑莲花形象。




于是,“我,魏璎珞,天生脾气爆不好惹”火遍夏天。







魏璎珞的一言一行都很反骨。




欺负我?报复回去。







打我?打回去。







不仅刚,还足智多谋、重情重义。




铲除高贵妃,帮助皇后夺得宠爱。




皇后被人陷害,她只身踏上复仇之路。




《延禧攻略》每一集的情绪点,都能引爆观众。




解气,飒爽,同时又有代入感,收视率异常火爆。




吴谨言就像一匹黑马,闯入观众视野。




一路过关斩将,夺取华鼎视后。





图来源:网络




但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首先,“魏璎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因素。




人设讨喜。




吴谨言本身的个性也和“魏璎珞”接近。







演“魏璎珞”前期很得心应手。




其次,吴谨言对手是老戏骨聂远。




在进入剧情后半段,“魏璎珞”和“乾隆皇帝”开始磕糖。




这很考验火候,演不好就会落俗。




但显然,吴谨言遇到了好师傅。




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场戏。




一场是乾隆皇帝教璎珞画画。




他一边夸纯妃兰花画得好,一面念念有词。




璎珞先是“死亡凝视”。




然后用胳膊,用了推开皇帝的手。




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就体现了璎珞爱吃醋的一面。







然而实际呢?是聂远设计了这些小动作。




他们试戏时,聂远感觉不对。




于是绕道吴谨言右边,设计动作,还详细分析人物关系。







还有段戏。




魏璎珞半夜偷偷爬到乾隆帝身边。




乾隆帝要赶她。




魏璎珞一个考拉抱就跳到乾隆怀里。




还顺势强吻了一番。




又甜又齁。




当时看得人脸红心跳:原来魏璎珞还有可爱的一面?







而实际呢?也是聂远手把手教的吴谨言。




他和吴谨言说,乾隆个性倔强,只有考拉抱才能征服他。







再谈吻戏。




乾隆当时生着气,普通献吻肯定被拒。




一定要两手掰着乾隆脑袋,再强吻。




乾隆才会被彻底征服。







真不愧是老戏骨。




难怪我看到这两段戏,觉得生动有趣。




像是两个小情侣间的打闹日常。




两个人物的性格也立住了。




仔细算来,那年吴谨言出道快8年。




但在聂远前,连门槛都没入。




聂远也算送佛送到西,还友情提醒她:




“有空多学学台词,去补充下自己,对演员来说,是最基本的。”







可惜,这些幕后观众看不见。




大家看到的,是被驯化后的“魏璎珞”。




而吴谨言,也从未悉心受教。




躲在“魏璎珞”的硬壳里,心安理得受着赞誉。











她登上流量火箭,快速冲向天际。




自以为踏上人生巅峰,迈向女星一线。




可惜她太急,犯了“傲慢”的错。




先是团队买通稿,把她和章子怡作比较。




言之凿凿,说二人相似高达80%。







请问这两张脸,哪里有相似之处?




是五官像?




还是气质像?




攀扯亲戚关系也不带这么厚脸皮的。







傲慢就算了,还有眼无珠。




竟然无知到得罪央爸爸疼爱的六公主——中央电影频道。




2018年8月28日。




中央电影频道下的娱乐资讯日播栏目——《中国电影报道》,突然发博怒斥吴谨言。




从微博内容可归为三点:




  1. 《中国电影报道》提前半小时到达采访地点,却被临时告知地点变动;



  1. 等赶到约定地点,又被告知没有协商好地点,还要求采访团队支付场地费;



  1. 《中国电影频道》一直没有等到道歉。






8月25日事发,8月28日才发微博。




忍了3天。




可见《中国电影报道》实在是忍无可忍。




微博一发博,就冲上热搜。引发数十万网友转发点赞。







网友们比吴谨言团队还急,连夜喊话吴谨言团队公开道歉。








舆论闹哄哄地发酵一晚。




第二天早上11点,终于等来吴谨言公司的公开道歉。







《中国电影报道》没有回应。




接着吴谨言本人也转发道歉微博。







《中国电影报道》还是没回应。




最后,央视网也出面点名批评吴谨言。




“每一个艺人无论在舞台上扮演什么角色,获过多大的荣誉,在台下都能时刻拒绝浮躁,审视自我。”







《中国电影报道》这才接受吴谨言团队的道歉。







后来《中国电影报道》重新采访了吴谨言。




吴谨言也谦虚表示:




品德和谦虚,是要一直要做下去的事。







结果,又被啪啪打脸。




被六公主点名批评没多久,吴谨言又曝出“耍大牌”事件。




2018年10月。




吴谨言出行某活动。




一露面,身边就跟着近30个保镖。







为了更好的“保护”吴谨言。




保镖们还手拉手,自发围成圈圈。




整个商场被塞得水泄不通。







这到底是被保护,还是摆派头来了?




谦虚呢?


德行呢?




都没了?











也确实没了。




无论前辈聂远,还是权威的六公主。




他们的“教导”,都没点悟吴谨言。




她活在自我光环中,接了一大堆“烂角色”。




《你是我的答案》里,表现女主无辜,只会睁眼抿嘴。







表演食物好吃,就是摇头晃脑。







被挟持害怕,唯一动作就是大喊大叫。




听得人耳膜都要爆裂。







我真怀疑,吴谨言,你是科班出身吗?




为什么人物形态,台词功底,我都没看见?




像个二百五在荧幕里张牙舞爪。




肢体语言夸张就算了。




连最基本的人物情绪,也不到位。




《皓镧传》里有一场戏。




皓镧的母亲被推到井里。




看看吴谨言是怎么演的。




她看到母亲掉到井里,一把推开歹人。




冲到井边,扯着嗓子喊:娘!娘!




重点是:没!有!眼!泪!




整场都是她的干嚎声。







这种“敷衍”的表演,很快引起网友不满。




“母亲都没了,连眼泪都没有?”







于妈这时候又站出来,实力护犊。




我算是明白吴谨言的演技为什么这么差。




看看于正说了什么。




他先在微博上发表一篇名为《论表演》的小文章。




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好的表演?




接着回答:当然是真听真看真感觉。




然后举例:人在经历猝不及防的亲人遇害,是不会哭的,因为大脑来不及反应。




最后得出结论:吴谨言演的没问题。







如果于正解释于此,再指出吴谨言的问题。




也许还能“平息众怒”。




可他自作聪明。




把吴谨言的表演和张曼玉的《甜蜜蜜》相提并论。




“她先笑了,然后才是哭。”




大意为,张曼玉看到至爱之人死去,也并没有立刻哭。







我们再重新回顾下《甜蜜蜜》那个经典镜头。




张曼玉一见到到尸体,突然笑了,还转头看了下身边人。




但这一幕,张曼玉事后有解释,其实她笑场了。




因为她看到了黎明外套上的米奇老鼠。







张曼玉不愧为影后。




笑场后,她马上进入状态。




情绪无缝衔接,泪点逐渐爆发。




层层递进,引人共鸣。







笑场的戏,本该删减。




是导演发现,保留笑场的戏,情感更完整。




因为那个笑,张曼玉演绎了从“不相信到相信”的过程。




既是巧合,也是实力的演绎。




再回到吴谨言的那场哭戏。




一般人如果看到母亲掉到井里。




也许刚开始只会干吼扯着嗓子不掉泪。




但情绪是会转变的。




你趴在井边,撕心裂肺地干嚎,直到井下的母亲再无生息。




你还会淡定吗?


你不会哭吗?


不会流泪吗?




“好的表演,是要真听真看真感受”。




对于吴谨言,真是讽刺。




而作为老板,盲目护犊,只会让自家艺人固步自封。











距《延禧攻略》爆红,已过去4年。




吴谨言依然还是“魏璎珞”,并无突破。




《尚食》里,被太子妃质问玉佩从哪儿来的。




她是这样的。







被质问身份,她是这样的。







最后下令要杀她,她还还还是这样。







全程低头,垂眼眸,抿着嘴。




再无其他表情。




即使毒药送到她面前,还是“波澜不惊”。




只是微微流下几滴眼泪。







难道你真是传说中——




“我想哭,但是我哭不出来”吗?







拜托,你演的是人。




是活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




不是菩萨。




如果没有台词,请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展现你的心理活动。




可惜,表情是复制的;


肢体动作是僵化的。




从《延禧攻略》,到《皓镧传》,到《正青春》,再到《尚食》。




吴谨言都只是在演她自己——




喜怒哀乐,瞪眼发呆。




吴镇宇曾说:




“高级的戏,不会用统一的动作和模式进行表演。”







人都有惰性。




演员更无例外。




习惯性的动作是演员的安全区域。




他知道这样演,能顺利通过导演的监视器。




无功无过。




既能在导演这里过关,也能取悦观众。




何乐不为?




但是,影视是艺术的综合体。




故事有千千万。




人物更是千人千面。




一个演员,无论拍什么,都只用一个动作。




且不说观众会看腻。




对自已来说,你真是合格的演员吗?




你真是在塑造角色吗?




流量很重要。




但再重要,也不能荒废自己的演技。




4年前:




师傅聂远曾劝你好好进修;


你在镜头前也许诺会谦虚前行。




现在呢?




业内笑称你是“第二个Angelababy”。




如果不改,假以时日你就会荣登TOP1宝座。




演员之路道阻且长,一个华鼎视后真不算什么。




得到观众的认可才是第一位。




所以,尝试着打碎自己,组装自己。




用自己的感情,去真听真看真感受!




希望几年后,我们不会看到一个不断重复的AI机器人。




而是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好演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