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企业发展投资基金会(有没投资金融的基金)

志愿者在展板前宣传海洋环保理念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 供图


部分参与净滩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合影


近日,中国海洋发展基企业发展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秘书处工作会议,总结工作成绩,部署2022年工作要点。


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表示,多年来,基金会按照建设创新型社会组织的总体要求,不断探索实践,构建了完善的工作机制、组织模式。基金会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在搭建合作平台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和有益经验,助推海洋工作不断拓展深度与广度,得没到中央和国家相关部委的充分肯定,被民政部评选为2021年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过去一年,基金会围绕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力推动了海洋产业、海洋经济的发展。


扩大海洋“朋友圈”

近年来,中国践行共同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动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演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际社会期待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解决方案。”潘新春表示,2022年,基金会将积极融入和服务“双基金会循环”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的“海上丝路”项目。


基金会将组织团队科学编制海洋投资基金空间规划,建设海洋信息系统,做好海洋管理制度研究;促进海洋产业优化布局,处理好海洋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以及现有产业之间的关系,组织企业参与“海上丝路”项目合作国家的规划编制与产业布局,做好与我国构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衔接;举办“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空间规划与投资论坛,为我国企业到相关国家投资兴业提供服务;持续完善培养与培训机制,建立“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洋空间规划与蓝色经济发展培训机制与平台,举办“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洋官员和技术人员研修培训班;适时资助“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涉海机构人员来华访问或攻读学位;结合“海上丝路”项目发展需求举办形式多样的研讨培训活动,推动建立长效化的能有力建设合作机制;争取将“海上丝路”项目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行动(以下简称“海洋十年”行动),打造品牌行动和旗舰产品,扩大“海上投资丝路”项目的国际影响力。


潘新春介绍,2022年,基金会将加强国际对话平台建设,全力推进“构建高端海洋交流平台,助力中国海洋话语权提升”的对话交流项目。


其中,基金会将着重加强与重要国际组织和机构间的伙伴关系建设,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及其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国际海底管理局等国际组织密切联系,组织开展合作项目及活动,办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国际人才网络培训班,积极举办与“海洋十年”行动相关的活动,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空间规划等领域的技术研讨会、培训班和能力基金建设活动等,提升中国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同时,基金会将汇集、引导国内优秀海洋人才深度参与国际组织的海洋事务;办好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研讨会,拓展海洋环境预报、海平面监测、生态保护、防灾减灾、蓝色经济等领域国际合作;推进中欧海洋、海事领域国际交流,办好第二届中欧海上航道安全对话国际研讨会;办好中欧国际海洋法研讨会,加强中欧在海洋法事务方面的对话;深化与小岛屿国家的交流合作,合作办好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海岛生态保护国际论坛等,为科研院所、基金会企业等与小岛屿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建立长期性、机制化的纽带;举办高规格的海洋治理国际论坛,合作办好第三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国际研讨会等,宣传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广海洋治理与合作的“中国方案”,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拥抱世界。


聚焦重大问题研究

当前,海洋治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潘新春介绍,2022年,基金会将全力推进“聚焦海洋重大问题研究,助力海洋治理体系建设”的咨询建议项目。


具体包括:加强沿海能源安全研究,开展核电冷源口生物暴发聚集的机理、监测、预警研究,为保障核电冷源安全提供的支撑;开展新建核电项目沿海选址研究投资基金,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加强海洋碳汇研究,开展红树林、海草床、盐沼地、湿地等的固碳机理、固碳评估技术与碳汇核算体系研究,聚焦全球海洋碳汇研究热点,助力蓝碳(海洋碳汇)开发;加强海洋史与海洋文明研究,在“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框架下开展中国海洋重大问题研究,服务海洋文明建设与发展;加强海洋治理与国际合作问题研究,开展全球海洋治理相关的法律制度研究、极地利用与保护研究、“冰上丝绸之路”研究等,为中国深度参与、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建言献策;加强“海上丝路”沿线国别与区域研究,开展“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评价研究,定期发布相关报告投资,建立数据库和信息服务系统,为提升“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区域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公共产品。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多年有来,基金会积极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合作平台,引进高端海洋技术、高端海洋人才、高端海洋项目,助推我国海洋产业向远海深海布局、向绿色低碳转型、向安全高效升级。


据介绍,2022年,基金会将全力推进“聚集海洋高技术资源,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桥梁纽带项目,开展做好“筑巢”、助力“引凤”、协力配合、精准对接等工作金融。


做好“筑巢”,是指加强与我国沿海地方政府的合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基金蓝色经济国际联盟成员、国外大型海洋高技术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促进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引凤”,是指加强欧洲海洋高新技术与装备商会等合作,积极促成欧洲海洋高新技术企业与中国企业合作,促进海洋高新技术在华实现应用与产业化。协助沿海地方政府梳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向全球范围的海洋企业商会、投资促进会等介绍我国投资环境和市场优势,吸引来华投资。


协力配合,是指加强与海洋主管部门的合作,积极参与“海洋十年”行动,以科技创新驱动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对接,是指搭建“产学研用”合作与投资服务平台,办好5个大型国际论坛,即海口蓝色经济企业家高峰论坛、珲春海洋经济国际论坛、厦门永续海洋论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国际论坛、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投资论坛。


培养海洋后备人才

为增强青年学子的海洋意识、培养造就海洋后备人才,基金会将全力推进“宣讲海洋权益与外交知识,激发大学生海洋家国情怀”的海洋教育项目,完善项目运行机制,确定组织协调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创新金融活动形式,与外交部、教育部联合办好第二期涉海外交知识企业发展进高校系列讲座,遴选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专家学者作为演讲嘉宾,并举办讲座等活动。


同时,基金会将举办全国大学生的海洋夏令营,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遴选优秀营员,将培养潜力高的人才向海洋领域相关机构推荐使用。适时举办“走进海洋”大学生论坛、“云端”海洋外交课堂。


宣扬海洋生态文明理念

为提高全社没会的海洋保护意识,助力美丽中国、美丽海洋建设,基金会致力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凝聚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全力推进“守护美丽岸线,我们共同行动”的生态建设项目。


“2022年,基金会将继续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汇聚各方资源、团结各方力量,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共建‘一带一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弘扬海洋文化等做出积极贡献。携手共努力,一起向未来。”潘新春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