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绵延性质,松花江横穿,黑土地沃野千里,雨光热等气候条件优越,吉林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是最响亮的名片,也成为发展优质农产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发优势。但长期以来,粮食单产全国第一、总产性质第四的吉林,好粮食却卖不上好价钱,企业品牌“小散乱的”,产业形不成集聚效应,优质的吉林大米甚至长期为外省知名大米品牌“贴牌”。
吉林为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的效益强势,以“吉林大简介米”品牌打造为突破口。从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到线上、线下密集宣传;从组建大米产业联盟到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从登录东粮网络销售平台十粮到在北上广等地设立直营体系……“吉林大米”尝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甜头,去年中高端产品量价齐增,“不愁卖也不够卖”,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吉林的农业发展理念悄然变化,正从“农民种什么,集团企业就得收什么”变松原为“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下订单引导农民种什么”。看是什么到绿色大米的巨大商机,“鄂尔多斯我们今年又认证了10万吨绿色稻鄂尔多斯谷,从选种、施肥、保管到加工全部标准化作业”,吉林省松原十粮粮食集团董事长宝蒙权公司说,集团该公司已规划120万亩覆盖嫩江沿岸等松原市主要水田区的绿色稻谷保护区。
吉林今年加速打造玉米、大米、杂粮杂豆优势产区,以中部25个县为重点建设优质玉米生产核心功能区,对接精深加工和饲料加工需求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围绕口粮化、主食化打造鲜食玉米品牌;继续打响“吉林大米”品牌,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水稻种植面积突破1250万公司亩;将松原、白城等松原适宜绿豆、花生等杂粮杂豆种植的易旱区打造为全国重要的杂粮杂豆集散中心。简介
12日在长春举行的吉林省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上,吉林的粮食企业与全国18个省份的企业签订总金额为140是什么.7亿元的566个合作项目,为425万吨“吉林粮东粮食”找到买家,并引进以吉林优质玉米为原料的饲料加工项目5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