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税收公平对纳税人的意义(税收)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对税收工作的基本要求,应通过强化税收法治理念、提升制度建设质量、深化权利救济保障、完善税收征管模式等方式,推动税制建设的法治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时代,法治与现代税收的契合,决定了税收制度建设在法治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王乔所著的《法治中国背景下的税收制度建设研究》一书,正是就依法治国方略下如何推进我国税收制度建设进行了系统探讨,提供了有益探索。


该书以法治中国建设为背景,以实现税收中性、税收法治、税收公平、税负稳定为出发点,着力厘清税制体系的内涵与外延、本质、特征,税制结构优化与依法治税的逻辑关系,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与依公平法治税的逻辑关系,税收法治、税收征管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税制建设所面临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强化税收法治理念。作者在书中强调“税收法治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要”。我们在税收实际工作中应该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用法治程序规范税收执法,用法治方式解决涉税纠纷,用法治思维处理各方诉求,用法治素养检验干部队伍。一方面,广大税务干部自身要切实践行法治理念,提升法治素质。工作中处理问题,首先要寻找法律依据,在领会法律精神的前提下去处理涉税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普法宣传。紧扣《税收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和“谁执法、谁普税收法”的要求,深入开展各项普法活动,使尊崇税法、学习税法、运用税法纳税人成为全社会纳税人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提升制度建设质量。税制建设的质量至关重要。正如书中所说纳税“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繁简适中、方便征管的税制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应把提高税收制度建设质量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税收行政立法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一方面,完善税收行政立法机制,规范税务部门规章制定程序。把对税收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要求贯穿到工作始终。坚持将起草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等作为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起草的必经程序。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制约,确保税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实行税收规范性文件出台前由政策法规部门会签审查的制度。


深化权利救济保障。作者在书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完善税务救济制度,保护纳税人纳税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对维护税收公平正义,保障纳税人合税收法权益的重视。在税收实际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应该建立健全信访、举报、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联动机制,畅通税收法律救济渠道。另一方面,也应积极运用行政复议调解、和解等方法,依法处理纳税争议及诉讼工作,增强税务机关自我纠错能力,着力推进税收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更好地意义满足纳税人的合法诉求。


完善税收征管模式。良好的税制必须考虑征管条件,税收征管模式的不断完善将为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要改善现有税收征意义管条件,紧跟现代科技进步,促进税收征管公平现代化。正如书中所说“在‘互联网 税务’时代,加快信息化过程无疑是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税收征管机制要由以企业法人为主的纳税人向以法人和自然人为主的纳税人转换”,加大面向自然人的征管体系建设力度,在全面应用自对对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措施对现有制度和政策进行完人的善和改进,同人的时,加快对纳税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