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杭州企业税务筹划如何进行(企业如何做税务筹划)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①,居无求安②,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③也已。”




①饱:饱足,这里指奢侈。


②安:安逸,这里指过度的安逸,即豪华。


③好学:好,善,佳。学,学问或学得的东西。“好学”的字面意思是好的学问,这里指优良的品德。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奢侈,居住不求豪华,工作勤劳敏捷而说话小心谨慎,依据道德规范矫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有优良品德了。”




【解读】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是孔子对君子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在儒家看来,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大之,是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小之,是其有道德提高先于物质享受的选择。但是,无论古今,生活的本质,应该是追求幸福。追求享乐既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权利。所以追求“居食”应该是每个人生活的目标之一。否则,就成为脱离现实的空想主义。“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12)。不论从理想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不应该将道德与享乐以及财富的获得相对立。只要其获得合法合规,不损人,利己,也属于道德范畴之列。这才是现实的道德。


其实,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讲的还是“度”的问题,就像季氏本应该用“四佾”却用超越周礼的“八佾”,孔子为此痛心。因此,儒家并不反对适当的享乐,反对的只是超越“度”的享乐。




���q�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