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南召县工商银行开户行名称(洛南县工商银行开户行名称)


平凡“匠人”


荣国生是1987年从部队退伍后到工商银行的。入行时,被分配到县支行工作,由于荣国生好学上进,见人一面笑,老同志们都非常喜欢他,同事们都习惯称他“小荣”。如今,荣国生已年过半百,许多同事们依然习惯性的这样称呼。



荣国生在为激光打印机硒鼓加装墨粉


小荣到工行工作后,有幸参加了省行组织的储蓄系统管理员业务培训,从此他便走上了计算机设备硬件管理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作岗位。当初,小荣对计算机也很陌生,觉得它是个极其神秘的东西。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小荣潜心研读了极其枯燥的计算机专业书,同时四处拜师求艺,不耻下问。经过不断学习和积累,他的计算机知识,逐渐得到迅速提高。


在硬件维修上,他除了多次参加行内举办的硬件培训学习外,还自费学习电路板修理技术。经过刻苦努力,他由开始的一知半解,到后来的熟练掌握,最终练就过硬的维修本领,尤其是科学节俭的改造创新,不得不令人佩服和称赞。他多次在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维修经验文章,一项技术革新在省行科技专业进行推广。



荣国生在维修打印机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储蓄网点是手工账向电脑储存账过度阶段,为了提高从手工储蓄数据向电脑储蓄数据移植的效率,小荣刻苦钻研、大胆实践,难关很快被他攻破,他研究出来的好方法被全行推广应用。


推广应用时,小荣的足迹跑遍了辖区的200多个基层营业网点。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季节,小荣和同事们在伏牛山一个深山区的红宇储蓄所进行数据移植时,温度零下十几度,当时没有空调设备取暖,几天下来,手都冻肿了。有一次晚上加班到一点多才结束,由于招待所条件简陋,门窗漏风,早晨醒来发现被子被雪覆盖。小荣受寒生病,重感冒,发高烧,但他强忍病痛,坚持到把数据移植完毕,才住院治疗。



荣国生到营业网点检查电源设备


有一年盛夏,在方城县支行的大口储蓄所进行数据移植录入时,正值伏天,没有空调,因纸质账页易被风吹跑,电扇不能开,汗水流淌下来,只能用毛巾擦一擦,继续录入,困了就在地毯上躺一躺,坚持干了一周,直到数据全部录入完成。


20多年来,荣国生所负责的计算机设备硬件维护、维修及机房基础建设工作,有了跳跃式、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一直不变的是他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提高自己电子业务技术水平的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各个网点电子设备配置、安装、改造、维护、检修等各项任务,被一线员工称之为“活电路”高手。



荣国生在营业网点为员工讲解注意事项


有技术,还要有恒心,才能把科技维修干好。他心里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日常工作中,小荣处理每一台设备故障,通过询问故障现象,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时拿出恰当的解决办法。一次,邓州支行送修三台终端,故障一样,通过检查分析,他认为是通讯端口接地线松动所致,修好终端后,交代他们回去后必须检查的线路位置,后经支行检查发现,通讯接口25针接头的确松动,更换接头后故障再也没有发生。至今,邓州支行的技术专管员一提起此事,就竖起大拇指,从心底佩服“小荣”的“绝活”。


夏日雷电较多,雷击易造成设备故障。每当夏季来临之前,“小荣”就会及时通知各网点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做好接地防雷工作。一次,南召支行网点的设备遭到雷击,送修设备十余台,严重影响网点正常运营,小荣顾不上吃午饭,马上赶修,等到把故障设备修理完毕,已是下午下班时间。网点来拉设备的同志看到后十分感动,要请他吃个饭表示谢意,被他婉言拒绝了。


二十多年如一日,“小荣”一如既往地工作着,快乐着,虽然维修工作是枯燥的,但他没有一丝懈怠,面对着冰冷的设备,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和故障,保证了南阳分行设备的正常运行,从中也得到了快乐。在维修的同时,他还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改造,每年改造打印机近百台,改造过的打印机的打印效果和新打印机几乎一模一样。工作之余,他还钻研激光打印机硒鼓加粉,每种型号硒鼓的结构、原理都了如指掌。硒鼓加粉的时候有粉尘漂浮在空中,既脏还有污染,但他丝毫不惧,他说只要做好防护工作,就能降低污染。多年来,共完成加粉1500余套,仅此一项就节约费用90余万元。


荣国生像抽丝剥茧的“匠人”,认真维护着全行的每一台设备,保障分行营业网点设备的良好运行。在基层网点,“小荣”的服务有着良好的口碑。


献血“达人”



荣国生无偿献血已达国家金奖


“小荣”是南阳市血站在册的无偿献血者,从第一次义务献血到现在,20年已累计献血10400ml,比一个正常人整个体内的正常流动的血液还多。曾经几次血站电话通知说有病人病情危急,急需血液来挽救病人生命,“小荣”都会及时赶到血站献血。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南阳分行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向灾区捐款、为贫困户捐物等,同事们经常看到他乐呵呵的样子,嬉笑地叫他是“喜乐天”。


敬老“孝人”


荣国生在家是位大孝子。他的父亲是一位离休老干部,今年90岁了,身患脑梗、心脏病、骨质疏松症,母亲早在20年前就已离开了人世。本来,荣国生有兄妹三人,他的哥哥姐姐都想为老爹多尽孝,可是老爷子光想让国生多抽点时间陪他。荣国生夫妇一商量,干脆搬回到父亲那个仅有70平方米的老单元房一同居住,常年陪伴老人家。



荣国生在给90岁的父亲洗脚


作为老干部的父亲,生怕耽误国生的工作,常常强撑住尽量不麻烦儿子。可毕竟90岁的人了,生活根本无法自理。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工作事业和孝敬老人两不误,荣国生根据老爹讲究生活规律这一习惯,他与父亲一起商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每天的每一个时段都有固定的动作,荣国生再忙,也要尽量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每天晚上为父亲洗个热水脚,荣国生多年来一直坚持,万一哪天出差回不来,国生的爱人一定会替他完成这项任务。



忙完老父亲和家里的事荣国生(图中)赶往单位上班


为了让父亲开心,父亲喜爱什么,国生就研究什么。父亲爱好用手写书法,荣国生也练习手书;父亲喜欢回顾当年,国生就坚持每天晚上坐在老人面前倾听;父亲热中历史、古诗,国生就和父亲一起学习中国历史、唐诗宋词。


“没有比山更高的峰,没有比脚更远的路。”这就是荣国生的工作态度,也是小荣这位“匠人”的真实写照。(蒋红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