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财务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在很多事业单位中,财务审计专业人员匮乏,多由财务人员担任,造成财务审计工作无法脱离财务工作,缺乏独立性,也是当前审计工作中极其重要的问题。财务审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建设较为落后,很多领导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加重了财务审计缺乏独立性的状况,长期处于财务部门内部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的状态。


(二)专业审计人员匮乏财务审计对于专业要求较高,不仅要熟悉掌握财务会计知识,而且还要熟练应用审计技术,所以,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作为支撑。但是,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人员来看,普遍为财务专业人员,审计专业人员较少,而且,审计专业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掌握的审计知识储备不足,接收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当前财务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财务审计工作内容范围有限当前,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程度在持续推进,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也在发生转变,相应的工作内容也随之变化,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在现实财务审计工作中,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长期处于滞后状态,以及内部环境等影响,造成财务审计工作无法跟随时代的发展,依然止步于陈旧过时的思维模式中,财务审计工作的业务范围只是局限于眼前需要的支出、项目等明显支出的项目,而忽视了长期项目、潜在风险等内容的审计,造成财务审计范围狭窄,无法发挥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功能。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必要性伴随公共财政框架的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系列制度的执行,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尤为重要,对财务审计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审计工作中暴露出诸多弊端,比如非税收收入管理不规范,未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执行。上级财务制度中对事业单位的收费内容和标准有了明确规定的,有的单位巧立名目、变换收费、搭车收费,造成违规现象百出。招待费用居高不下,支出结构不合理。很多事业单位虽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禁止招标、超范围招待,但是会通过其他支出项目进行招待费用支出。为了推进基层建设,上级会拨付各种专项资金予以扶持,但是,基层财政紧张,为了推进全面工作,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专项资金开支混乱。所以,通过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极为重要,也十分紧迫。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监督力度,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程度,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发现不规范行为并进行纠正,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外部审计,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进行审计,能够进一步挖掘潜在风险,提出预警措施,进一步规范财务工作。因此,事业单位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要充分重视财务审计的重要性,拨付一定的专项审计资金,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持续进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