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高校辅导员16号文件全称(教育部关于辅导员93号文件)



第一个问题,辅导员是什么样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全称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双重身份。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等。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一个学院的一个年级配备1-2名辅导员,每名辅导员负责4-6个班级,两三百号人。


辅导员的设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1961年,中央出台专门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设立专职辅导员。早期的辅导员以政工为主,所以当时的辅导员走的是“政工师”职称系列。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逐渐发生了变化,帮困工作、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等大学生急需的新工作不断出现。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又多次出台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逐步明确了辅导员岗位的丰富内涵,明确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辅导员工作,除了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还有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辅导员也获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



第二个问题,辅导员平时都忙些什么?

说到这个问题,很多做过辅导员的朋友就忍不住会吐槽了。由于辅导员的职责很多,很杂也很细,辅导员的工作生活状态并不想很多人想象那样轻松愉快,管着两三百名活蹦乱跳的学生,要对接学工、组织、教务、外事、就业等等部门。每个学生都是爷,每个部门也都是爷,24小时开机,24小时待命,一声召唤,立马就要响应。


辅导员的职责


有人说辅导员是半个专业教师,因为不断有学生问:高数这么难怎么学?机械专业应该考什么证?老师,能不能帮我过四六级?辅导员还是前台客服,因为不断有学生来开请假条、开在读证明、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辅导员也是生活管家,因为学生受伤了,得带着学生去医院,学生喝醉酒了,得帮忙抬回来,学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要和学生斗智斗勇。除此之外,还是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以及救火队员,一些民办高校的辅导员甚至还会是招生专员。


有人描述辅导员的生活状态:自从当了辅导员后,就从来没有加过班了,因为就从来没有下过班。感觉自己每天要被人念叨无数遍,学生打架了,“把你们辅导员叫来”;学生成绩有问题,“你们辅导员怎么管的”;学生惹了事,“你们辅导员是谁”。


有人描述辅导员每天的心理状态:学生都去上自习了没有?学生奖优助贷的申请表收齐了没有?学生团建工作完成了没有?学生就业率到多少了?今晚有没有学生夜不归宿?明天应该找哪个学生谈心?最重要的是,今天千万别出事。


这就是辅导员这个职业,对辅导员来说,学生的事情大于天,哪里有需要,就得在哪里出现。唯有寒暑假期间能稍微踏实一点。当然,有经验的老辅导员肯定会好一些,他们更懂得发动学生的力量。不过,老辅导员们也都是这么一天天熬过来的。



第三个问题,辅导员的待遇如何?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存在三种聘任方式,事业编制、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第三方)。其中,事业编制当然是最为理想的,一些省属高校实行人员总量管理,这种岗位也可以视同事业编制。不过目前,招聘事业编制辅导员的高校并不多,一旦发布,肯定会引起疯抢。而第三方劳务派遣的情况目前也不多见,同时也非常不建议去应聘。这里我们主要说说人事代理。


一方面,凡是把辅导员岗位设为人事代理岗位的高校,其管理岗位也多半是人事代理岗位。本世纪初,很多高校陆续发现学校的编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开始严控事业编制,对非教师刚均采用人事代理。首当其冲的是机关行政岗位,其次是辅导员,最后实验员也出现了大量人事代理人员。所以,人事代理人员在这类高校中非常普遍。大家都是人事代理,避免了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爽。


另一方面,辅导员岗位的待遇是有保证的。尽管是人事代理岗位,但国家对辅导员这个岗位有明确要求。在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参照专任教师聘任的待遇和保障,与专职辅导员建立人事聘用关系。这句话虽然没有明确说要保证辅导员事业编制身份,但要求高校保证辅导员工作和待遇要向教师看齐,至少不能当成临时工一样随便解雇。而且,多数实行人事代理制度的高校,其人事代理员工的在职收入与正式员工是相同的,而差距主要在养老保险上,即退休后的待遇。



至于辅导员的具体待遇,跟城市、高校层次等有关系,据了解,像东部省份,如山东、江苏、福建等地,部属高校新进辅导员能在7、8000左右,省属高校比这个略低,不过也要看学校。浙江、上海、广东这些地方会更高一些。而在西部,部属高校仍然不会低于这个数,省属高校则就要低一大截了。但总的来说,在高校所在城市里,起薪算是不错的,至少是跟中学教师不相上下,也不低于公务员。如果晋升到高级职称,待遇会超过中学教师很多。



第四个问题,辅导员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在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都是研究生学历,进校后是助教,没有职务。由于辅导员兼有教师和管理两种职责,所以,国家为辅导员提供了两条腿走路的机会,既可以走行政职务,又可以走专业技术职务。下图是辅导员如果不离开学生工作岗位,他可能的发展轨迹。



第一条就是走职称道路。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按专任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专职辅导员可按教师职务(职称)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但事实上,辅导员的工作既没科研又没什么教学,没法跟教师们一起竞争。所以规定里也明确了,高校对辅导员评职称应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即设立思政教师系列职称。其中,讲师职称可以评,也可以等3年后直接确定。而到了副教授和教授两个级别,就需要有大量的业绩、荣誉、论文、成果等等来支撑了,竞争也很激烈。不过一旦评上,副教授收入可以超过副处级,教授超过正处。


第二条就是走行政级别道路。一些高校,辅导员可以按照258的年限来晋升,即2年副科级(8级职员),5年正科级(7级职员),8年达到副处级(6级职员)年限,但需要等职务空出来。绝大多数高校没有正处级辅导员,全国的正处级辅导员估计也就个位数。还有一些高校晋升速度更快,毕业3年即按正科级对待,快的话5年就能上副处。不过以上都是非领导职务或者职员职级,而个别辅导员可以担任学院团委书记(正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副处),这就是实职了。



除了上面两条外,辅导员工作几年后还可能会脱离学生工作岗位,这也有两种道路:


第一条是调动到机关行政部门工作。很多高校的机关部处不单独招聘新人,而是从带满一届的辅导员中遴选。一旦辅导员转到机关行政岗位,他就不再具备辅导员的特性了,也不能再评教师职称了。尽管少了一条腿,但转行政管理岗位,仍然是辅导员们最主要的一条出路。


第二条是在职深造,转为教学岗位。一些高校为了解决辅导员出路问题,会鼓励辅导员在职读博士,等毕业后如有合适的教学岗位即可转为教学岗或者实验岗,如果没有合适的岗位,还是继续做辅导员。这种政策在东北高校或西部高校中比较多,在东部高校则很少,很多高校是不允许转教师岗位的,在职博士也不可能进入教师行列。



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应聘辅导员岗位

上面介绍了那么多辅导员的情况,但恐怕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辅导员的应聘。这里必须先强调一下,民办高校辅导员岗位一般不建议应聘,这里只谈公办高校辅导员。而公办高校辅导员的应聘难度绝不亚于公务员考试,应聘之前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而且,不要把宝全压在这一个职位上。


首先要经常在各高校人事处网站上查看辅导员的招聘启事。这点很重要,很多高校并不会单独花钱去招聘网站上发布辅导员招聘信息,通常只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一下,因为辅导员岗位不缺少应征者。而且,辅导员岗位收取简历的时间通常都比较短。像我们学校,去年辅导员招聘启事只挂了2周时间,就收到300多份简历,然后学校就组织面试了。而辅导员的初筛、考试、面试都是统一组织的,一旦截止,后面就没有机会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给你有意向的高校人事处提前打个电话问一下,看看大概什么时候会发布招聘启事。


其次要好好看看招聘启事上的条件。但凡有一条不满足,那就不要去试了,还是那句话,学校不差你一个应聘者。另外,也要注意启事上提到的辅导员岗位性质。下图是东华大学辅导员招聘启事,写的非常清楚明确。岗位就是事业编制岗位。招聘条件中最关键的就是中共党员(预备党员)、应届毕业生思政专业或做过兼职辅导员工作等等)、有主要学生干部经历(班长、支部、学生会主要干部等等),如果这几条不满足,那简历都不要投了。此外,像英语四六级、年龄这种条件,这里没有提到,那原则上都可以投。



最后来说说应聘准备。不同的高校流程并不完全一样,比如上面东华大学招聘启事中就明确提到,应聘流程包括初筛、初试、复试、试用、评审会、公示等环节,一套程序下来,预计要大半学期。不过,由于学生就业存在不确定因素,很多学生会同时联系好几个工作,为了避免通过复试的学生去了别的单位,所以通常复试之后的环节都不再采用差额淘汰,只要人品没有问题,基本就是走个过场。因此,初试、复试就是最重要的环节。


初试一般是笔试,而辅导员笔试和公务员、事业编考试的题目很不一样,主要是思政教育、学生管理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题目。思政教育,主要是考察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几个文件,还有中央的一些重要讲话精神,最重要的是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学生管理主要考察应聘者之前是否真的从事过学生工作,通常都是论述题,比如问“学生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不良信息应该怎么处理?”这里就涉及到很多流程、政策、处理原则和技巧等问题,虽然不是每个人都遇到类似事件,但作为辅导员,应该有正确的处理思路。而校园文化建设则主要是考学校的校训、


复试则一般就是面试,而面试中的偶然性就非常大了,你本人很优秀,但在场的其他人可能也很优秀,你能做的就是发挥好自己的最佳水平。复试一般三个环节:自我介绍,随机题目问答,评委提问自我介绍完全是可以自己掌握的,这里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亮点,比如兼职辅导员经历,要把所做的工作用简短的语言描述透彻,又比如文艺特长,一定要作为重点强调一下,这可能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加分项。随机题目跟笔试里的论述题差不多,如果之前做过准备,应该问题不大。评委提问不太好说,有的评委可能会提刁钻的问题,这个时候既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致命一击。



结语

总的来说,辅导员岗位对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来说,算不上特别好的岗位,比起继续深造或是去企业,辅导员的发展前景和收入待遇都不算好。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对辅导员岗位有天然的热爱,能长期和学生在一起,心态可以更加年轻,工作作息相对宽松,还有挺长时间的寒暑假。另外,如果个人能力强,以辅导员为跳板,也可以去到更广阔的职场。比如我就有几个朋友,从辅导员岗位起步,最后去了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


也祝愿那些有志于学生工作的同学们能到心仪的高校去做心仪的辅导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