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2017年结束的图片(2017年结束图片大全)




立春过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贾河乡侯山村气温逐渐回暖,位于村子山坳下的一个农家小院不时传来小孩的嬉笑打闹声,显得格外热闹,而在小院的平房客厅内,侯崇慧正在整理父亲侯志伟的旧军装,这名退役将近40年的老兵即将“正装”出镜,拍摄第一张全家福。




这一时刻,侯崇慧等了17年。








由于他和父母、妻儿三地分居,经常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家人从未聚齐,拍一张幸福的全家福成了侯崇慧当兵后一直未能实现的愿望。




虎年春节期间,侯崇慧怀着顺利晋级高级士官的喜悦,携妻儿回老家探亲过节,平日里一向不苟言笑的侯志伟,得知侯崇慧转改高级士官的喜讯后,心情格外舒畅。







“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部队里头随便拧出来一个,都个顶个,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在部队站得住脚跟。”当兵第二年,侯崇慧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单位评为“优秀士兵”,他迫不及待向父亲打电话分享“战果”,没想到却被父亲“上了一课”。




他深知,父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更像是一名老班长对新兵给予的希望。打此以后,侯崇慧比以往更加努力,他不断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也是一个“个顶个”的好兵。




从一名普通的通讯兵到通讯班班长,从新闻报道员再到人力资源干事,从军17年,侯崇慧转岗多次,岗岗都过硬,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冲锋的身影,“兵记者”是战友对他最亲切的称谓。







起初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为了让能力胜任岗位需求,先后自学《计算机技能操作》、《网络维护保养》、《军队参谋业务大全》、《通讯员新闻采写一本通》、《中国新闻作品奖选》等书籍,从一名“门外汉”逐渐成为军内外的知名大咖,他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




无论在玉门昌马雪灾、金塔芨芨矿难救援现场,还是在文博会安保、“魔鬼周”极限训练一线,总有他奋战的身影,无数次的“快门声”见证了他奋斗的足迹,无数个夜晚的点灯熬油书写了他军旅青春最动人的篇章。




“把战友们拼搏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把温暖和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就是为强军梦做贡献。”这是侯崇慧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并将其作为奋斗的信条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苦心人天不负。近年来,他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画报》、《人民武警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军网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3000余篇幅,80余幅摄影作品在全国、全军及省市级赛事影展中获奖,14次被上级表彰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荣获武警部队“士官优秀人才奖”和“中国武警新闻奖”,获评武警部队“新闻舆论工作先进个人”和武警甘肃总队首届“十大标兵”士官,3次荣立三等功,6次获得嘉奖,并受邀到四家军内单位开展知识讲座,分享成长成才经验。




获奖证书越攒越厚,荣誉越积越多,但侯崇慧却始终以“归零”的心态对待每一项工作和挑战,因为他知道,转改高级士官既是组织的信任和关怀,更是对自己的又一次考验,变的是岗位和职级,不变的是肩上的责任。




前不久,侯崇慧特意穿着晋升高级士官警衔后的军装探望父母,与家人分享这一荣耀时刻,当他提出拍全家福的建议后,父亲从箱底拿出了自己尘封已久的老式军装,一贯忙于农事劳动的父亲侯志伟,被岁月压弯了脊背,但当他穿上了那件承载着青春印记的军装,整个人变得精神起来,看着眼前同样穿着军装的儿子侯崇慧,他激动地留下了眼泪,握着侯崇慧的手只说了一句:“儿子,好样的!好好干!”









对于侯崇慧来说,这是父亲对自己最高的褒奖,更是他对儿子埋藏已久的爱。侯崇慧在部队17年的努力和拼搏,此刻都化作感激和幸福。




“大家往前看,3、2、1……”在邻居的帮助下,一张等待了17年的全家福终于定格,画面中,全家人紧紧坐在一起,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向严肃的侯志伟笑得格外开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