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制定中国人民银行法地目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目的)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方经纶)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我国金融立法工作稳步推进,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基础法律为统领,以金融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重要内容、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多层次金融法律体系。


制定金融稳定法将如何进一步保障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我国为什么需要金融稳定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立法目的: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完善处置措施,落实处置资源,维护金融稳定。


“我国在金融稳定方面,缺乏整体设计和跨行业跨部门的统筹安排,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肖京认为,草案征求意见稿加强了金融稳定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的专门制度安排,与已有的其他金融法律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更为科学完备的金融法治体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稳金融的同时也在稳实体。”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金融机构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制定金融稳定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健全我国金融法治体系,同时能够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草案征求意见稿借鉴了国外相关法律的经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系教授江萍介绍,金融风险防范立法在国际上有先例可循。例如,金融危机后,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设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德国也制定了专门的金融稳定法。


草案征求意见稿有哪些亮点?


草案征求意见稿共六章四十八条,分为总则、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处置、法律责任、附则。这其中有哪些内容值得重点关注呢?


刘俊海认为,我国制定金融稳定法有三个基本立足点。首先,在宏观上着力构建维护金融稳定的四梁八柱,健全了金融风险的事先防范、事中化解和事后处置的全流程、全链条制度安排,做到未雨绸缪;其次,健全了部门之间、央地之间的监管分工和协调合作,形成维护金融稳定的合力;最后,坚持特别法的定位,在遵循民商事法律原则和一般规定的基础上,规定金融风险处置必要的手段措施,以高效处置风险,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草案征求意见稿亮点多多。”肖京表示,草案征求意见稿健全了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同时压实了各方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责任。明确了处置资金来源,建立处置资金池,明确权责利匹配、公平有序的处置资金安排,并且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作为国家重大金融风险处置后备资金。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风险处置机制,新增整体转移资产负债、设立过桥银行和特殊目的载体、暂停终止净额结算等处置工具。


如何理解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人民网“强观察”栏目梳理发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作为应对重大金融风险而设立的一种后备资金,将与存款保险基金和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共筑我国的金融安全网。”肖京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