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四篇文章,高水平编制规划,彰显城市特色
“我们围绕‘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将高标准规划作为推动百城建设提质的先决条件,聘请深圳大学规划设计院、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对提质工程进行策划规划。”淇县副县长张永胜介绍,淇县按照多规合一、鹤淇一体要求,对接融入全市城市规划布局,确立了“连山映水、古今交融、生态宜居的商卫文化名城和鹤壁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定位。制定县域总体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性规划等各类规划42项,其中已编制完成40项。淇县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形成了以城乡总体规划为指引、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导、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城乡协调、功能互补、定位清晰的规划体系。
淇县中山街主要是传统的居住建筑和沿街商铺,至今依旧保留着上世纪初到上世纪90年代之间的建筑,建筑风格反映了豫北地区传统建筑的特征。依托中山街历史街区,淇县规划实施了朝歌老街改造项目。
“为使建筑风格相互协调,项目实施中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两侧沿街建筑进行整修,路面采用青石板铺装,修复破损的建筑,对立面、屋顶进行整体设计,并采用统一的装饰符号。”淇县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说。
围绕“以文化城”,淇县谋划推进了朝歌老街开发、中心阁复建、卫国故城墙保护、摘星台公园提升、康氏文化苑建设等一批文化项目。围绕“以水润城”,淇县赵家渠水生态治理和护城河、龙须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正在推进,年内将竣工。围绕“以绿荫城”,淇县以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道路绿化、游园建设、单位庭院绿化和围城林建设,着力营造“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亮丽景观。围绕“以业兴城”,
淇县结合“3 1”现代工业(绿色食品、纺织服装、装备制造 清洁能源)、“2 2”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 网络经济、健康养老),谋划推进了一批产城互动、融合发展项目,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提升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提高群众满意度
“目前已进入冬季,供暖问题此前一直是城区居民关心的热点,如今再也不用发愁了,我们与鹤淇电厂合作,实施了投资3.8亿元的城区集中供暖工程。目前,主干管网、支线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毕,城区集中供暖管网实现全覆盖。”淇县百城办主任、县住建局局长宋树军表示。
此外,淇县大力实施天然气镇镇通”“村村通”工程,目前已有8个乡、镇(街道办)通上了天然气;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第二气源,在全省率先实现天然气双气源供气保障。
淇县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进中,坚持问题导向,以让群众生活得更舒适、更便利为目标,完善提升公交覆盖率、城区集中供水等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提高群众满意度。
为解决出行难问题,实施“畅通城市”工程,新扩改建市政道路14条,目前云梦大道、同济大道等10条道路竣工通车;对老城区海中路、海中西路等7条背街小巷的立面进行改造,同步实施雨污分流、强弱电入地等整治工作;购置新能源公交车50辆,新开通公交线路12条;投资960多万元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建成投用;投资6000余万元的新建新能源公交充电站项目已基本建成,即将投用,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同时,强力推进自来水厂改制、供水管网改造,改造自来水管网10公里,保证城区居民24小时用上南水北调优质水,实现城区集中供水全覆盖。
积极创新机制举措,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如今的淇县,公安大数据情报研判中心、城市管理系统、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均已建成投用,有效提高了城市智能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淇县通过不断创新机制举措,采取投融资平台融资、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撬动社会资金、争取专项债券等多种方式,破解项目资金瓶颈制约,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提速增效。在11月2日召开的全市经济运行暨重点项目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观摩点评会议上,淇县取得了工业项目和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双第一的优异成绩。
总值班:靳丽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