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怎么来界定?你说我用工企业超出了6个月不符合临时性用工,那我说用工是辅助性的,好嘛,你再给判断判断是不是辅助性的,不说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的区分难度有多大,就算判断不是属于辅助性用工,我还可以说是替代性用工嘛,我这个岗位的劳动者硕博连读脱产学习去了,这一去至少五年,我招个劳务派遣工替代他工作没问题吧。总之,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三者相辅相成,总有一款适合被劳务派遣的劳动者。再说,虽然限制派遣用工不能超出10%,但谁来监管?监管能不能到位?都是问题。
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解决当下的问题。如果劳动者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首先,如果确实是A公司招的你,要求你和B公司签合同,最好不要签,趁没有入职再找其他工作,可能又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但也比冒险入职一家不讲诚信一心只想规避用工责任的企业好。其次,如果你已经在A公司工作了很久,突然要求你和B公司签合同,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完全不用怕,第一,不签,A公司辞退你,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找A公司主张赔偿金;第二,签了,属于A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关系,你同意解除,那A公司也得支付经济补偿金。
当然,在一般的劳动力供需关系中,企业强,劳动者弱,劳动者可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困难从而不得不对工作作出各种妥协,又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被可能很漫长的维权之路劝退。但笔者还是要说,权利被侵害,该维权的时候就要维权,我们国家的制度越来越完善,政治环境越来越清明,老百姓办事越来越容易,维权也许需要时间,但大部分能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而且,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依法维权也会倒逼企业越来越依法用工,从而为未来的自己或者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好的用工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