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2000年最火的qq网名(2000年至现在所有的qq网名)

(视觉中国 / 图)


(视觉中国 /图)



只道当时太年轻

不同于真实身份,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更好地包装自己、展示自己。对于求新求异的年轻人来说,网名是他们心绪的直观流露,网名也很好反映了一代年轻人的心理特点。


为什么年轻时的网名,总是显得那么“忧伤”?除了年少不经事,以为忧伤可以看上去显得深沉一点以外,主要还是青春期普遍的心理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讲,成长是一个艰难的旅程。在孩童时代,父母的关怀无微不至,幼儿娇纵放肆,无法无天,不必忧愁生计,无须承担责任,这是一个太过完美的世界。但成长不期而至,个体意识渐渐觉醒,开始敏感执着于自我身份、自我个性,乃至自我价值实现等问题。


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发觉成长的无法逆转,他必须渐渐学会独立与承担。成长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难免与成人世界的规则发生冲撞。


由此,多愁善感的青春男女喜阅读安妮宝贝的书,他们认为生命是一场幻觉;他们看王家卫的电影,痴迷到写下王家卫三个字心都会“生疼”;他们听大量摇滚音乐,为情绪找宣泄口……


然后就像郭敬明说的:“我是喜欢站在一片山崖下,然后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一幅一幅奢侈的明亮的青春,泪流满面”。现在回过头看会觉得这一切幼稚得要死,但它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除了忧伤外,青春期的另一种主流形态是“中二”,即所谓的“初二症”,指涉的是处于青春叛逆和骚动期的少男少女们,因自我意识的膨胀,不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和不可战胜的。忧伤与中二,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一体两面,是面对成长时的两种状态。前者是,“你不要来伤害我”,后者是“我要干掉你”。


中二的少男少女们似乎有挥霍不完的精力,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信、自大、自傲,无视一切成规,因此时时保持一种热血澎湃、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


中二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折射的是青春的热血、不羁与无畏,当然,很多时候也暴露了少男少女的幼稚、鲁莽和想当然。


年轻时的网名之所以“不堪回首”,归根结底还在于,青春期是短暂的,我们矫情的忧伤和不知天高地厚的中二,很快就会在现实的淘洗下消失殆尽。



网名背后的人生成长

对于80后、90后来说,伴随他们成长之路的是社交媒体的变迁。


QQ极盛之时,也埋下了“衰退”的伏笔,这主要来自于腾讯公司另一款社交媒体的竞争。微信2011年推出,第二年用户就突破1亿大关,2013年突破3亿大关。


2021年,微信10年之际,已经有了12亿 的全球用户。伴随着微信的崛起,是QQ的落寞,目前其月活跃用户已经在5亿左右徘徊。很多80后、90后除了个别工作需要,已经完全不再使用QQ了。


再对比我们时下的微信名,与QQ时代有了明显的变化——我们变得“成熟稳重”。没有伤春悲秋,没有天使与恶魔,没有巛和钅,我们大都以本名示人。成年人的压力很大,我们大都在为生活忙碌,不一定有闲情逸致在互联网上经营一个诗意的网名。


所以,网名的变化其实也是人生的成长。


固然网友自嘲着:多年以后,终于有了“重新做人”的机会;可很多人内心中其实还是隐隐羡慕年轻时那个无忧无虑(矫情做作)的自己——“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斯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