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大蒜粉生产厂家批发代理招商(需要大蒜原料有哪些厂家)





40多年前,崔口村的人们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因为一头头大蒜而改变。


崔口村,地处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西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是一个靠吃救济粮,村民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


如今,来到崔口村,放眼望去,整齐的农村联排别墅,宽阔的马路,干净的街道,与40年前形成鲜明的对比。



图源/《我的美丽乡村》


这一切,都因为俩字:大蒜


目前,崔口村860多亩村域土地上云集着110余家企业,全村80%家庭拥有冷藏加工企业,做的都是大蒜的生意。凭借着近30万吨的年存储能力,崔口村每年能创造逾20亿元的销售额。


中国大蒜占全球出口总量的约80%,而崔口村的出口量又占到全国70%左右,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大蒜第一村”



图源/海关总署




01


“不换脑子就永远吃不上肉!”


1978年,山东省金乡县还有两个吃国家救济粮的村,其中一个就是崔口村。


为了走出贫穷,1982年,时任村支书韩允其和村两委商议,决定靠种植经济作物带领村民摆脱穷根。



图源/《一头价值200亿的大蒜》


但是,种什么好呢?


一开始,村两委考虑过甜菜、甘蔗、荸荠和藕,但都因种植条件和环境的限制,选择了放弃。


几番研究,适应性强、产量稳、价格高、效益好的大蒜在几类农作物中拔得头筹。且大蒜的种植和小麦管理方式类似,村民容易上手。韩允其当即决定,带领全村人一起大面积种大蒜。可崔口村的人饿怕了,地里的小麦是难得的口粮,谁都不愿意割掉麦子,去冒险种大蒜。


韩允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村民的顾虑他何尝不清楚,但他还是想试一试:“不换脑子就永远吃不上肉!”


第一年总是最艰难的,只能依靠村里的党员带头。



图源/闫虹访谈


村民赵方斌作为当时的新党员,也是第一批响应种蒜的。家里一共6亩地,他把其中的5亩全部用来种了大蒜。仅剩的那一亩地,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买蒜种了,才想着不如还是种点小麦吧。


后来,韩允其知道了,当晚就拿着100块钱去了赵方斌家,让他去买蒜种,把最后一亩地也种上大蒜。


到了夏收的时候,村民们惊喜地发现,一亩大蒜能卖1000多块钱,相当于3年的麦子钱。这样直接的对比数据,是最好的鼓励。第二年,不用村委再挨家挨户的动员,大家都自发地把家里的地全部种上了大蒜。



图源/123rf


也就是那一年,崔口村引进了滕县(现滕州市)白马山试验田里的无苔大蒜,不仅改善了本土大蒜的个头,连产量也翻了一番, 新的杂交品种1亩产量又相当于原来品种的3亩。


村民们喜出望外,大蒜的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增。到了1986年,几乎全村的土地都种上了大蒜。不仅如此,崔口村靠种大蒜致富的消息也传开了,周边的乡镇纷纷来到崔口村买蒜种,学习种植技术。到90年代初,金乡县种植大蒜的面积由最初的500亩,上升到了70万亩,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种植200多万亩。


韩允其没想到,自己的一次试验,引发了种大蒜热,成为了早期大规模种植大蒜的雏形。



图源/闫虹访谈




02


走出去,在全世界打响名气


大蒜产量上去了,怎么能把大蒜卖出去,以及卖出好价钱成为崔口村人最关心的问题。


刚开始,村民们都是拿着大蒜去村边的一条省道两侧卖。慢慢地,形成了一个非正规的自由市场,但只靠路过的客商口口相传,完全不够。



图源/齐鲁晚报网


“不能等着客商上门。”村两委通过去外地考察调研,决定放弃等待客商上门收购的模式。


主动走出去,才有希望。


崔口村,北靠河北,西临河南,南边挨着安徽和江苏。借着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他们率先和这几个省的粮油进出口公司建立起了联系。慢慢地,再辐射到全国。



图源/《我的美丽乡村》


赵方斌还记得,当年他去湖南带着客户去市场询价,那边的大蒜价格是4毛多钱一斤,而崔口村的价格每斤不超过2毛钱,说出来人家都不相信。赵方斌当时在探清客户的心理价位后,定金都没收,就给客户拉来了15吨的大蒜。


这件事,一下子就打出了崔口村人诚信的口碑。很多客商,买大蒜,只认崔口村。


崔口村大蒜的金字招牌,渐渐在全国打响了。



图源/123rf


1990年后,村民找客商就变成了客商找崔口。当初省道两侧的“马路市场”,也被称为“大蒜华尔街”,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客商在这里谈价议价,预测走势。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金乡大蒜看崔口。


现任崔口村党支部书记韩勇无不透着骄傲地说:“崔口村商定的价格,影响着全球蒜价的波动。”




03


建冷库,延长市售时间


把价格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正常情况下,大蒜的存储时间只有3个月。产量飙升的同时,市场关系供大于求,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蒜价格一度被蒜商“掐”到一毛钱一斤。当时,崔口村的路旁、水沟中、地里……到处都是被“遗弃”的大蒜。


种了好几年大蒜的崔口村人,深知大蒜是个好东西,并没有一出现问题,就选择放弃。他们知道,寻求应对之道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引入冷库,势在必行。可怎么让人家愿意进驻呢?


崔口村当下就成立了冷藏、购销公司,以通电、通水、通路、免3年房租的“三通一免”举措,吸引了不少冷库进驻。


村民韩兆玉回忆道,当年家里收获的大蒜,他直接放入冷库存了一段时间再拿出来销售,赚了三倍的钱。



图源/《我的美丽乡村》


看着村里的冷库供不应求,一点就通的崔口村村民开始琢磨起自己建冷库的计划。


韩兆玉是村里第一批自己建冷库的人。1994年,他联合兄弟五人一共投资了70万元,创立了公司,一年下来,能储藏2000余吨大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能赶上最好的效益,仅两年时间,韩兆玉和兄弟的投资就回本了。现在,他和家里亲戚共同投资的冷库有17个之多,储藏能力达1.7万吨。



图源/《我的美丽乡村》


有了冷库之后,崔口村人发掘了新的营生,不再自己种大蒜,而是从周边乡镇的种植户手里大批量收购,存在冷库里,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就果断出手,一旦出现亏损的苗头就存货观望。


如此一来,大蒜价格的主动权,又回到了村民的手中。




04


从卖大蒜到加工大蒜,完成产业转型


冷库,并不是崔口村人唯一的秘密武器。与大蒜交易市场一街之隔,有着一排密集的大蒜加工厂


8年前,村民赵志强的加工厂只是做一些粗加工的活儿:去秆、去胡、扒皮。这类技术含量低的加工厂在崔口村如雨后新生,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图源/123rf


激烈的市场竞争,驱动着崔口村村民不断求新求变。


深加工,才是新的出路。


为了支撑村里的大蒜产业,崔口村建成了具有国家资质的济宁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大蒜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进行大蒜优良品种选育,以及产品研发。黑蒜、蒜粉、蒜粒、大蒜胶囊、大蒜素等,都是他们的专利产品。


其中,独头黑蒜是崔口村人引以为傲的一款产品。将精选出来的优质独头蒜,经过特殊的发酵工艺及加工工序后,鲜蒜辛辣的味道没有了,反而变得香甜软糯,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是很多食客的心头好。



图源/图虫创意


除了黑蒜,在现如今的加工厂,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大蒜产品。有的从直径五六厘米的大蒜,变成1毫米厚的蒜片;有的被切成规矩的蒜粒;有的被粉碎成蒜粉……在无菌车间内,进口的棕榈油裹着蒜粒或蒜片不断翻滚,油炸的成品一般出口到日本和韩国,每吨价格高达4万多美元。比起粗加工的大蒜产值,至少翻了10倍。


在大蒜科技研究中心,科研队伍正要将大蒜深加工产品从金字塔底部跃升到塔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芝介绍道:“高纯度蒜氨酸每克的价格高达2.8万元,约为当前黄金价格的80倍,有‘植物黄金’之称。按照6%~8%的含量来算,从一头50克左右的大蒜中就能提取出至少8.4万元的蒜氨酸。”



图源/中国网视窗


从种大蒜,到收购大蒜;从毫无存储条件,到冷库进驻;从粗加工,到研发深加工;在大蒜串起的产业链上,崔口村完成了华丽的产业转型,实实在在地担起了“中国大蒜第一村”的名声。崔口村的村民,也从农民变成了商人。



图源/《我的美丽乡村》


如今,崔口村村集体可以每年可得到五六百万元收益,拿着这笔钱,崔口村建起了全面的医疗保障和养老设施。村里的学龄儿童全部免费入学,老人年满60岁有免费养老院,真正实现了幼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



图源/《我的美丽乡村》


现在走进崔口村,宽敞的道路旁边林立着整齐的联排别墅,一共有近400套,单套面积240平方。崔口村300多户人,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从2019年1月开始,村里每月为每户村民发放“公粮本”,凭此本可每月免费领取米、面、油、鸡蛋等生活必需品。村民们无不感慨:“想想当年的日子,看看现在的生活,真跟做梦似的!”


据崔口村村主任韩仰峰说,未来,为了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崔口村还将继续围绕大蒜做文章,瞄准大蒜深加工产品,加大投资力度,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幸福指数再上新台阶。


崔口村人凭着不惧艰难、迎难而上的干劲,为自己开辟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超级乡村研究所
崔口村综合评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于网络,参考资料:


[1]齐鲁晚报网:家家住别墅户户有企业,走近“中国大蒜第一村”的红火生活


[2]“大蒜华尔街”的前世今生:从吃救济粮,到中国大蒜第一村


[3] 闫虹访谈 | “中国大蒜第一村”的美丽蝶变


[4]山东商报:靠大蒜住上别墅的山东崔口人


[5]民生周刊:山东金乡:敲起致富“金蒜盘”


[6]《一头价值200亿的大蒜》


[7] 《我的美丽乡村》 20201119 大蒜小康 振兴致富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