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经济现象是什么意思(经济现象和经济学什么关系)



枪炮声或许可以熄灭,但世界经济结构因乌克兰战争而出现的调整,却不会轻易恢复到从前,世界将会重回短缺经济时是什么代。





短缺,这个词汇距离世界主流是什么社会已经至少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我们更多地还是从有关二战的电影中看到哪些面无表情、强忍饥饿的人们,在战争废墟的旁边,为了食物而奔忙,为商品短缺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不幸的是,短缺的阴影并未真正走远,事实上它正在回潮,短缺的阴影正再度笼罩世现象界。


一个有关短缺的现象发生在俄罗斯。据说俄罗斯社会存在着一种本能性的现象,每一次在可能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或供应短缺时,俄罗斯家庭就会囤积糖和荞麦。1998年,2008年,2014年和2020年,俄罗斯每一次经济灾难都伴随着居民抢购意思白糖和砂糖的现象。在今年2月24日“特别军事行动”导致俄罗斯经济与西方国家全面切断关系之后,糖再次成为全俄罗斯最难抢到的商品。


商品短缺如果普遍化就是短缺经济,这是一种普遍化的经济现象,通常它还会什么伴随各种商品价格的上涨。现在全球经济学家似乎还少有人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我在这里进一步介绍一下我的观点,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单而直接的判断——世界将会重回短缺经济时代。


可能很多人,我的意思是欧洲人、美国人、亚洲人,尤其是那些OECD国家的人,现在是这样思考乌克兰战争的:欧洲战争的硝烟最终还什么是会散去,乌克兰战争将会通过某种通情达理的谈判而结束,虽然各种抱怨肯定还会存在,但世界终究还是会重归“和平”。这可能是现在很多人想象的乌克兰战争剧本的大结局。我想说,这样的情况或许会发生,或许不会发生,但无论会不会发生,都有一个严肃的问题存在:枪炮声或许可以熄灭,但世界经济结构因乌克兰战争而出现的调整现象,却不会轻易恢复到从前,世界经济再也不会是过去那种建立在意识形态幻觉基础上的超理性繁荣情景,世界经济的棋局,已经被一双超级地缘政治之手,重新分割,展现出一种似曾相识却完全未知的新格局。


我们可以看看这些影响的逻辑与证据所显示的趋势。


还是在战争刚刚开始时,美国和欧洲就一道宣布对“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进行制裁,实际上这条已经基本建成的重要欧洲能源管道,现在已经因为无法投入运营而成为废墟,甚至连合作运营的公司都已宣布解散。原本对俄罗斯能源有大比例需求的德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纷纷宣布,将在一定期限内,改变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寻求其他能源供应来源。在欧洲国家中,英国和德国的态度最为明显,他们都宣布在2022年底就将基本结束对俄罗斯能源的“过度依赖”。对西方国家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能源格局的巨大重置(reset),不但会带来显而易见的通货膨胀,各国经济也将面临陷入危机的重大风险。


重置,是一种结构性变化。当然,导致结构性变化的重置(reset),远远不止是一条天然气管道,很多变化都是永久性的结构变化。欧洲电力传输系统运营商联盟(ENTSO-E)发表声明称,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成功地与欧洲大陆电力系统相连,为两国永久切断与俄罗斯的电力联系铺平了道路。在比利时,乌克兰战事彻底打乱了经济学比利时关闭两座核电厂的决定,比利时的执政联盟现在决定把两座核电厂的经营期限再延长10年。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表示, “大家都知道,欧洲发生了一场战争……在这个不稳定时期,稳定就是我们的选择。我们决定……把两座核电厂的服役期限延长到10年”。比利时原本计划在关闭两座核电厂后转而使用天然气,并计划在布鲁塞尔以北建一座燃气厂,现在这一切都将改变。实际上,不仅比利时决定采取应变措施,根据欧盟执委会的一项新提议,欧盟的整体目标是今年内将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减少三分之二,并在2030年前结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在全球制造业方面,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Bosch)公司已经宣布停止向俄罗斯客户交付卡车零部件。因为乌克兰发现,德国以工程和电子为首要业务的博世公司的产品被用于俄罗斯的步兵战车。博世公司发表声明说:“由于有迹象表明,博世产品可能已用于非民用产品,而这违反了合同协议,我们已停止向俄罗斯及/或关系俄罗斯客户交付卡车零部件”。据《明镜周刊》报道,德国经济部已经要求当地检察官立即调查乌克兰政府的这些指控。根据欧盟对俄罗斯采取的制裁措施,欧盟企业被禁止向俄罗斯提供任何适用于民用和军用目的的“两用”产品。


实际上,现在全球制造业和高科技市场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深刻变化。戴姆勒-奔驰、福特、丰田、沃尔沃、捷豹路虎、大众、通用、三菱、雷诺等公司都已宣布撤出俄罗斯市场。苹果、微软、三星电子等公司也停止了俄罗斯业务。在半导体芯片领域,ADM公司和英特尔公司都已经宣布暂停向俄罗斯交付产品。这些撤退风潮,甚至影响到绿色能源领域,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开发商Orsted AS已经宣布,他们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煤炭和生物质能。


在服务业方面——这实际上是对俄罗斯最早发动制裁行动的领域——原本号称“金融核武器”的SWIFT系统,正如很多世界权威金融学家认为的那样,似乎是一个不可能轻易被触及的领域,但这一次SWIFT已经被地缘政治所运用,这个重要的金融交易系统剔除了全部俄罗斯银行和金融业者。此外,英国汇丰银行宣布结束与俄罗斯第二大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的合作关系,而采取类似行动的还有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等金融公司。事实上,欧盟已经禁止其结算系统以卢布完成股票、债券或衍生品交易,而卢布现在是俄罗斯唯一能够支付的货币。有趣的是,那些过去积极推动全球金融界“向俄罗斯前进”的西方和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现在正在大力帮助全球金融界从俄罗斯撤退,似乎他们在“撤退”方面同样富有可靠的经验。


即便是在与运输安全紧密相关的民航业,西方企业也选择了与俄罗斯中断合作关系。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在俄罗斯入侵后的3月1日就宣布,将暂停对俄罗斯航空公司的零部件、维修和技术支援。紧接着,欧洲的空客,以及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也宣布撤回对俄罗斯的所有服务。这样一来,俄罗斯的近千架西方制造的机型都将面临零配件断供,以及技术支持的中断,此举导致俄罗斯只能考虑复产早被打入冷宫、以高度不可靠著称的“国产大飞机”。


西方公司针对西方国家政府对俄罗斯制裁的响应,热情是非比寻常的,其效率甚至超过了西方国家政府的行动步调。虽然俄罗斯政府也勉为其难地试图做出反制措施,阻止撤资浪潮的形成和蔓延,如强调扣押资产,变相拒绝还债,国有化和撤销合资公司等等,但西方企业界的行动不为所动,似乎甘愿付出重大代价。如英国石油公司的撤资,损失可能高达250亿美元,但该公司也坚持放弃在俄罗斯石油公司的20%股份。壳牌石油公司宣布放弃在俄罗斯的所有业务,它在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以及西伯利亚等地的项目,都有20%至50%的股份,这些统统都不要了,丢下转身就走。类似的还有埃克森美孚、挪威最大的能源公司Equinor ASA公司。埃克森美孚在俄罗斯有多达1000多名俄罗斯员工,挪威那家公司则在俄罗斯已经运营了长达30年的时间,现在也是丢下就走。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再到金融业,乌克兰战争负面影响的链条一直关系在扩张和延伸。


俄罗斯央行在西方国家的资产遭到冻结,一夜之间,超过6300亿美元的总外汇储备之中有超过一半,立即变得无法使用。俄罗斯卢布汇率当天就暴跌超过40%,此后再未恢复到原和有水平。为应对局面,俄罗斯央行随后将关键利率从9.5%上调至20%。俄罗斯如此之高的资金成本,显然会横扫一切,冻结一切国内经济活动。在金融交易领域,穆迪、标普、惠誉等主要评级机构则将俄罗斯主权债务信用降为垃圾级,27支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俄罗斯公司股票的价值“归零”。


更重要的是食物和粮食。


在中国,有人统计从开战的2月24日到3月8日,在两周左右时间里,国外小麦的合约价格如狂飙般上涨了44.98%,而年内的涨幅也已达到66.24%。在国内市场方面,同一时间段郑商所的强麦合约也上涨了20.86%。世界粮经济食计划署(WFP)官员在3月18日表示,世界产粮大国乌克兰的粮食供应链正在崩溃,部分基础设施遭到破坏,许多杂货店和仓库清空。WFP警告:“随着全球粮食价格处于历来最高水平,联合国机构担心乌克兰危机将对全球粮食安全,尤其是出现饥饿的热点地区造成冲击。”联合国方面透露,现在由于通胀和乌克兰危机,WFP今年每月得额外花7100万美元购买粮食,这笔钱原本可以为400万人提供粮食。


从世界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大规模运用国家力量工具“DIME”(外交、信息、军事和经济),在战争中角逐、争胜,这还是二战后的第一次。不过这次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尤其是在经济制裁方面,DIME工具的全球性运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实际上并不清楚。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不是一次经过周详研究和规划之后的地经济缘政治行动,它具有很多未知的、有害的可能性。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再到金融和市场的重大调整,伴随着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严重动荡和冲击,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从部分商品的短缺和市场震动,过渡到全球市场的再划分、再定义和再重组的结构性改变,进而可能过渡到出现一个产品短缺和价格震荡的新经济时代。


或许是意识到这种对世界经济未知的潜在危害,3月18日,美国国务院的一位发言人强调,美国因乌克兰局势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并未打算将这些制裁永久性实施下去,希望能在乌克兰恢复领土完整后解除限制措施。问题是,商业关系并不会像行政官员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今日世界的商业关系完全建立在信任和信用的基础之上,无论是金融服务还是商品交易,无一不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因此,商业关系的颠覆,重大亏损的既成事实,地缘政治不可测的复杂驱动因素,以及社会运动的强大影响潮流,势必会产生更为深远、更为深刻的影响。


类似德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在短短72小时之内,改变了过去几十年坚持不变的和平繁荣意识,这在过去是完全不能想象的。所以马克龙才会讲,这次的乌克兰战争对于法国来说,犹如一次社会性的“电击疗法”。


从和平中走出来的人们,印象中流淌着的都是和平环境的记忆,根本不会相信二战后饥寒交迫的人们排队获取食物,工厂、城镇和美丽的建筑成为废墟的情景会再现于理性、优雅的欧洲;很难想象和接受未来世界的商品价格会犹如脱缰野马,上下大幅震动,不断刷新和冲击交易者的心理价位,严重挑战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和资产价格水平。问题是这一切变化和冲击,恰恰可能就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残酷情景。


这是一个新的产品短缺和价格震荡意思的时代,这是一个新的短缺经济时代,这是一个由于结构调整、供应链以及各种不可测因素造成的结构化短缺时代。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供需平衡的打破,有的产品过剩,有的严重短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短缺以及供应链的缺损就会像传染病一样,导致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短缺,越来越多的产品价格出现非理性上涨,最终世界经济在整体上呈现出结构上的严重失衡,这就是乌克兰战争的后遗症。这场战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成为世界大战,或者成为对抗性质的全球军备竞赛,也可能随着短暂理性的回归而暂时结束,但这一切可能的结果都不会消除世界经济出现结构性大调整的现实。一个因产品结构、资产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而导致的短缺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


这是一个经济演变的过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产业、每一种经济体,都会面对不同情况。但他们都是因为市场的结构调整,因为资产的结构调整,因为产品供需的结构调整,因为供应链的结构调整,因为地缘政治推动的价格重大波动,而使供需市场出现问题,进而造成较为普遍的经济困境,形成短缺经济。这种结构调整,打破了原有的供应体系,各国市场面临生产和市场重置的再投资、再定义和再重组,而且效率不一,供应量不一,规模和回报不一,最终价格和效率远非最优,从而令各国经济渐渐陷入灾难性经济学局面。


那么在短缺经济时代里,哪些国家和地区可能因地缘政治而成为世外桃源?


答案是,英美轴心(安邦智库在2018年提出“英美轴心”概念,这一概念有很多称谓和说法,如“盎格鲁国家联盟”、“英语国家同盟”等,美英澳三方协议就是“英美轴心”的具体实现形式)、海洋国家和美洲大陆经济的相对再崛起,将会成为一种可能。从世界的空间格局来看,冲突和竞争在世界的大陆区域,即欧洲、俄罗斯、中东、中亚和中印所在的这片大陆区域,最为激烈。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国家空间之间很难存在缓冲区,彼此存在着直接的对撞,冲突和竞争难以避免,而且往往是自古就有,深仇大恨早已记载在历史的篇章之中,唯一缺乏的往往就是现实中的一个理由。相形之下,英美轴心所在的地理位置是在大洋当中。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线,将美洲大陆以及大量大小不等的岛屿国家和地区连接起来,它们中间往往存在着大洋的区隔,历史上的冤仇比较少,贸易关系却有着相互依赖。因此,当大陆区域发生激烈动荡时,英美轴心、海洋国家和美洲地区却存在着比以往更为突出的发展和繁荣的机会。


地缘政治正在重置我们的世界,让所有的一切都微不足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