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平潭中国银行开户行查询(福建平潭农商银行开户行查询)


5月11日晚间,平潭海洋在其官网发布回应消息,针对报告中的一些质疑提供不同结论的说明。最终平潭海洋股价在上周五收盘时,涨17.54%,报3.35美元。


缘起:遭到空头“欺诈”指控


这份激起市场千层浪的Aurelius Value的报告声称,平潭海洋涉嫌从事欺诈和非法活动,并掩盖了其股票价值可能为零的现实。报告指控平潭海洋的管理层涉嫌故意隐瞒信息,实际上公司已负债累累,同时公司大部分的船舶都是董事长的公司所有,而非平潭海洋。


在这份报告中甚至指出,平潭海洋大部分的资产利益已经被股东转移,同时在可能的虚假交易中,平潭海洋向董事长的公司支付了9.1亿美元,名义上是换取渔船和渔业服务,而证据显示,平潭海洋船队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停泊在废弃渔业基地中无价值的生锈船体。


另外报告还声称平潭海洋的大部分价值来自捕鱼许可证,但其研究表明,这些许可证绝大部分并不存在,甚至平潭海洋大部分的船队也并不真实存在。


报告指出,平潭海洋在2014财年获得8300万美元利润之后,由于印度尼西亚政府采取反非法捕鱼措施,导致财务业绩急剧下降。但其认为,平潭海洋所谓的上述捕鱼许可证其实是从未有过。


回应:核心资产是捕鱼许可证


5月11日晚间,平潭海洋在其官网发布回应消息,针对报告中的一些质疑提供不同结论的说明。最终平潭海洋股价在上周五收盘时,回调向上涨幅17.54%,报3.35美元。


“我们不愿意跟对方打口水战,所以我们只是把所有的事实公布给投资者,相信他们自己能够判断事实真相。”于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北京时间5月11日晚间公司发布的回应公告中,甚至将公司现有的140艘船的执照照片上传。


而这一目的其实是为了说明平潭海洋船队的真正价值。


于洋介绍说,就渔船的造价成本而言,实际也要高于报告中所述。购买价格为150英尺的过洋性拖网渔船的典型建设成本约为150万美元,但比这个船本身的造价成本更具市场价值实际上是于每艘船舶所需的政府签发许可证。


于洋介绍说,处于保护海洋资源的持续发展考虑,中国政府对远洋捕捞行业实施限制措施,目前我国远洋捕捞只有2460艘渔船,拥有有资格的国际水域作业的渔业捕捞许可证。由于中国政府限制新牌照颁发, 船队的价值与出租车牌照市场相似,数量有限的牌照价值远远高于交通工具本身的价值。


据介绍,平潭海洋目前经营140艘渔船。平潭海洋舰队的平均剩余使用年限约为13.4年。 “一艘捕渔船使用年限约在25年左右,但牌照却是永久的。”于洋表示,如果一艘捕渔船在年限到期之后,可以购买制造新船并继续使用该船的牌照,同时按照政府相关规定,可以享受各种补贴和贴息优惠等。


以制造一艘大洋性的渔船的为例,成本约4000万元人民币,但有牌照的话,可以获得30%的政府补贴,另外由政策性银行提供极低利率的贴息贷款等,可以说基本制造一艘新船几乎都是依靠融资完成。 另外渔船60%的成本支出仍然是燃油,但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每张牌照每年可以申请“国际海洋资源补助”(燃油补贴),一年可获得700万元~1000万元人民币补贴。而一艘大洋性的渔船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可捕捞可实现5000万左右的收入,除去成本因素,约有3000万元的利润。


业绩:仍受禁渔令影响


于洋认为前述报告中质疑卓新荣利用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其表示,公司在2013年上市后时,系远洋捕捞和疏浚双主业,当时受到大环境影响,相关疏浚行业业务跌到谷底,上市公司最终将这部分资产剥离,作价5亿美金,并由卓新荣个人买下。而在2014财年平潭海洋获得8300万美元利润之后,第二年便遭禁渔令影响,公司捕鱼业务一度陷入停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 平潭海洋CEO 、实际控制人为卓新荣(原名:卓龙雄,2010年移居香港),总持持股比例为56%。另据公开信息显示, 卓新荣个人名下的产业还涉及路桥建设、房地产,同时其还投资了多家银行股权。


据平潭海洋公告显示,印尼政府于2014年12月初颁布了为期六个月的暂停发放新的捕鱼许可证及更新许可证的禁渔令,以便印尼海洋和渔业部(MMAF)能监管现有渔船的捕鱼作业,打击非法捕鱼活动。因此,为了配合印尼政府的捕捞许可证检查程序,印尼政府通知所有获得许可证在印尼海域作业的渔船均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公司于2015年2月起停止了所有渔船在印尼海域的捕捞作业,由于公司大部分的收益来自这一海域,影响严重。


2015年11月,印尼政府宣布禁令结束。公司预计印尼渔业部会执行新的渔业政策,恢复许可证更新程序,但到目前为止印尼政府还未实施新的渔业政策。在这过渡期间,禁渔令将持续对公司业绩有重大影响。


根据公司2016年财报显示,相较于2015年607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2016年营业收入为2050万美元。由于上文提及的禁渔令,相较于2015年280万美元的毛利润亏损和-4.6%的毛利率,2016年毛损达880万美元,毛利率为-42.8%。相较于上期1840万美元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即每股基本和稀释收益为0.23美元,2016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达1550万美元,即每股基本和稀释收益为-0.20美元。


于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尽管遭受到印尼禁渔令的较大影响,2016年卓新荣还向平潭海洋累积提供了3亿多美元借款,并在2016年财年末,公司对其个人还剩余1.8亿美元的欠款未偿。


不过,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公司已经逐渐恢复了30%左右的产能,而公司对卓的欠款也已还清。


据悉,目前公司38艘渔船已经开始正常作业,其中12船舶在孟加拉印度湾,13艘船只在印度太平洋海域作业,4艘在太平洋,2艘国际水域作业(2016年12月以来在西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国际水域作业)。


前景:70%产能恢复需待解禁


不过对于平潭海洋依然“留守”在印尼海域的104艘船是如何考虑的呢?于洋认为,从消息面看,印尼政府实际上在2015年年底就已经解除了禁渔令,但新的许可令暂时还未发布,其乐观预计在2017年年底将有望颁发新的许可,同时印尼阿拉佛海域海产资源丰富,渔船可在此捕获更高的经济价值,平潭海洋在印尼已经开展了30多年的业务,和印尼政府关系良好,而此次禁渔令也并非首次。


“其实要恢复产能,我们随时都可以将船队转移到其他获得许可的海域,不过印尼海域一旦正式开禁,由于牌照政策限制,我们就很难回来。”于洋如是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