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电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电话多少)

2021年11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等风险的提示”,称不法分子以“全额退保”“修复征信”“解决债务”“全额免息”为噱头招揽生意,采用非法代理维权行为挤占正常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梳理“代理维权”诈骗手法,提醒消费者警惕“代理维权”陷阱,谨防以此可能带来的信息泄露、征信受损、遭遇诈骗,甚至触犯法律等风险。


警惕“征信洗白”骗局,不要“失信”又失财


信用记录作为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买房买车贷款审批,还可能影响找工作。诈骗分子因此看到“商机”,以“花钱就能洗白征信”诱导消费者上钩,进而实施诈骗。


因征信问题办不了信用卡,杨先生动起了修改征信记录的念头,并在网上认识了“征信修复师”。对方表示修复杨先生的征信需要支付服务费及信用卡逾期费共计3万余元,并展示了“成功案例”。杨先生很是心动便付了款,本想着信用从此无忧,两个月后不仅征信未修复成功,“征信修复师”也消失不见。


这些自称“神通广大”的“代理维权”组织真的可以让不良记录消失吗?不,“征信修复、洗白”是骗术!既不靠谱,又涉嫌违规违法。


据了解,信用报告里的不良信息,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权随意更改删除。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提醒持卡人,如果认为信用报告展示信息有错误或遗漏,可向信息报送机构或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提出异议,不收取任何费用。另外,根据相关规定,如因一时疏忽忘记还款产生逾期记录,逾期记录自产生5年后将会自动消除,持卡人及时还款才是正途,以免逾期记录持续产生。


“反催收联盟”违法违规,切记莫心存侥幸


2021年2月,银保监会就媒体关注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 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并加强对“反催收联盟”等违法违规网络群组的治理。首次定性该群体为违法违规网络群组。


“反催收联盟”以“做到停止催收,避免起诉,实现无息分期”等虚假承诺吸引债务人上当,一旦债务人心存侥幸,不仅不能缓解债务压力,还可能因不菲的服务费遭受更残酷的“债务暴击”。除此之外,债务人轻信“代理维权”组织后,将被要求提供身份证、家庭住址、银行卡以及密码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及非法买卖等风险,很可能埋下被盗刷、被贷款、被转账的隐患。


张先生在“停息挂账、停止催收”的引诱下,与某信息科技公司以“财务分析及财务整合”为名签订了“代理协商维权”服务合同,并于签订协议的当天支付30000元服务费。然而之后,不仅银行的催收没有停止,同时因延误还款产生的违约金也在增加。张先生的境况雪上加霜,要求代理维权公司退款被拒绝后,将对方告上法庭,而张先生本人也因涉嫌违法伪造材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反催收联盟”常常采取怂恿借款人恶意投诉的方式,企图达到逃废债的目的。同时以债务人名义,通过违法伪造材料、编造故事来恶意投诉,向银行以及监管部门施压,也是“反催收联盟”的惯用伎俩。据了解,在信用卡投诉中,“代理协商还款”占有不小比例。黑灰产恶意投诉正在侵占消费者正当的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损害了全体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承诺“全额退息退费”?不是馅饼是陷阱


黑中介打着“100%退息退费”的旗号,教唆消费者恶意投诉,以此从中获利。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投入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往往“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