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税务项目通知书的行政诉讼(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提起行政诉讼)

初期的创业公司在经营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与机关打交道的时候,最多的就是税局各种通知,一旦被通知心中惶恐,是罚款还是停业还是黑名单等等,


其中就一个名称叫做《税务事项通知书》瞬间就让企业老板和财务人员“炸毛”。


年轻的企业老板或者财务人员,第一反应一定是认为,被税局盯上了,要完蛋了。


但是不要怕,今天就教一下各位老板们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首先,我们要对《税务事项通知书》有个正确的认知


《税务事项通知书》是我国67个税务执法文书之一,具有严格的公文格式,包括税务局名称、文书编号、被通知人名称、事由、依据、通知内容、税务部门印章及日期。


其中通知内容是核心,要求具备办理通知事项的时限、资料、地点、税款及滞纳金的数额、所属期等具体内容。


其次,《税务事项通知书》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因此,当企业收到《通知书》的时候一定不要慌!先检查文书是否规范,不规范的文书表现如下:


一、未列明法律依据具体条款


如果收到的文书,法律依据简化到只列举法律、法律以及规范性文件名称,而没有具体列出详细条、款、项,则此《税务事项通知书》不规范。


二、未告知企业应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即应有以下这段话:


如对本通知不服,可自收到本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自收到本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问题来了!


如果文书不规范,企业应该怎么做?


第一步,从形式上审核《税务事项通知书》是否规范,主要看抬头和落款是否同一税务机关,有无签署日期,被通知人是否本单位;


第二步,从实质上判断通知内容是否与本单位有关;


第三步,及时与发文税务机关联系,确认有关事实;


第四步,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应对可能发生的税务检查及复议、诉讼等程序;


第五步,若案情复杂或涉及较大金额可寻求专业律师帮助。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也就是说,即使税务机关没有告知企业起诉期限的,企业从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一年。


2、是否所有的《税务事项通知书》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看通知事项是否对纳税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当通知内容不影响纳税人权利义务时,纳税人不享有法律救济权利,当通知书影响纳税人权利义务时,纳税人享有法律救济权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