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供热工程(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行业)


甘肃作为西部十二省份之一,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也为甘肃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对促进甘肃省经济实力全面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强化内生发展动力及抗风险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阶段 降门槛 蓄动能


“2021年是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起航之年,同时,将鼓励类产业项目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限制比例由70%降至60%,2019年由于我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64.5%,没能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此次‘升级版’的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我们企业来讲是极大的利好。” 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高兴地说。


新理念 注活力 促发展


作为较早出台的区域性发展政策,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20年来发挥了巨大作用。西部地区潜力大,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扩大内需,对于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促进形成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区域发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轻装上阵强后劲。甘肃省享受优惠的企业营业收入总规模由2001年的966.2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080.47亿元,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动力。享受优惠的企业利润总额由2001年的96.2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20.19亿元,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享受优惠的企业户均从业人数由2001年的106人提高到2020年的320人,户均新增就业人员67人,为解决就业提供了稳定的渠道。


——产业合理兴业态。20年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惠及了全省65个行业大类,其中第二产业中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受惠户次占比位居第一,达到21.08%;其次分别是第三产业中的货币金融服务业(16.92%)、专业技术服务业(8.04%)、批发业(4.55%)以及商务服务业(4.49%),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有力地支持了全省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新办企业行业分布情况看,特别是2017年以来全省新办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上述行业新办企业户数占比达到了83.38%;另外,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均实现了40%以上的超高增速。202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取得新进展,第一、二、三产业已由2001年的19.3:44.8:35.9调整为2020年的13.3:31.6:55.1,尤其以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等产业为重点的“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值及比重大幅提高。


——投资增长保六稳。全省积极贯彻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部署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实施方案》,一系列围绕铁路、公路、水路、机场、水利、能源、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的重点项目陆续收尾或开工建设,为市场主体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甘肃省GDP、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9%和7.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2%、制造业投资增长5.0%;全省十大生态产业较快增长,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全年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2,179.4亿元,较上年增长5.8%。比较而言,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甘肃省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执行,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仍然较强。


新格局 调结构 谱新篇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甘肃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负责人谈道。


“新格局”出现在新版产业目录的第一句话中,暗含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西部地区不可或缺。因此,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是新格局背景下的再出发。作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工具之一,税收政策尤为引人关注。


——新格局下再出发。站在新起点上,备受瞩目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于1月底公布。这是该目录公布以来的首次修订,鼓励类产业条目的增减、调整,描绘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方向与重点。区别于2001年、2011年分别开始的前两轮西部大开发,业内把这一轮西部大开发称为“3.0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是一份成色十足的西部地区投资指南与产业风向标。与2014年版本相比,目录中12省(区、市)鼓励类产业条目由2014年本的377个增加至2020年本的535个,每个省(区、市)的鼓励产业条目数都有所增加,其中甘肃省由35个增至42个。取消了不符合发展现状的5条内容。新《目录》增加了“藏医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天然药、原料药、中成药的深加工”等更有利于甘肃中药材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新增“沙漠灾害综合治理”和“林产品生产及深加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及绿色环保;新增“体育竞赛表演、体育馆的建设和运营及大众体育健身休闲服务”,更加注重全民健身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可以说,新增12条具体规定“靶向精准”、更“接地气”,描绘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培育产业调结构。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致力于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积极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值得注意的是,约70%以上增加条目属于制造业范畴,并集中体现在创新、绿色、开放、协调等方面。


“体现国家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导向,又照顾西部不同地区的差异”,新版目录突出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集科学化、高度化、特色化于一体,并与甘肃省发展阶段相适应,突出产业梯度,指明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方向。


——无缝对接强共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有关精神,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要求,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甘肃省税务局第一时间制定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确认管理办法》,旨在解决享受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难以判断及后续管理的问题、政策享受更加便利,更加有利于“升级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在甘肃“落地生根”,有效打通政策享受“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爬坡过坎谱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目标,强调要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旨在通过重整经济地理格局,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各地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


“近五年我们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减免7,200多万元。在疫情期间,我公司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部署要求,主动担责,为广东一方‘肺炎一号方’提供各类地产中药材,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陇西一方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易红卫感慨地说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