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他们懂什么是计划经济?

财新网又出暴论,称上海“买不到菜,买烂菜,都怪计划经济”。问题是,你家的“计划经济”能投机倒把?你家的”“计划经济”能囤积居奇?你家的“计划经济”靠小区团长团购?你家的”计划经济”能有人发国难财,能几天之内牟利几百万吗?

说白了,他们不是要鼓吹市场经济他们是要歪曲计划经济以及抹黑所有社会主义的执政政策。中国计划经济是1992年结束的。1988年上海甲肝150万人感染,两个月彻底消灭。不是想造谣吗?不是想比吗?继续啊!

事实上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间远比大家想象的晚。两参一改三结合与指令式经济本质上就是背道而驰的。中国经济从78年以后才进入苏式厂长负责制这种一长制。关于计划经济科学类的书籍也从80年代才开始井喷的。当然,这还并不是真正的计划经济。

纯正苏联的计划经济和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也存在巨大的区别。由于数学过于突出,苏式计划经济是一堆数学家凑一起用数学方式算出来的。作为一个文科生,我看了半天公式也没能想好如何解释公式的计算过程。只能根据资料,大概讲一下让大家领会个大概。

苏联的计划经济是经过计算得出的相对最优解。这和十七年时期几个官僚屋子里一闷一拍脑门下决定有着本质区别。为什么教员老对官僚们说要调查研究呢,就是因为之前发生过太多拍屁股下决定的例子太多……

计划经济理论上来说,到现在为止都是是最好的经济模式,对市场经济几乎是降维打击。但这有两个前提,一是所有经济活动对管理层保持完全透明,即管理层可以掌握“全面且真实”的经济活动。二是需要超级算力,当然,肯定达不到那么完美的地步。苏联在缺乏这些条件的前提下,拿着计划经济的大棒,把市场经济吊起来打。

当年的计划经济,采用的计算方法基本就是人工手算,并且构建模型的时候获取统计数据的方法也都是人工调查。在这个过程中又难免出现数据夸大。比如说为了自己的政绩夸大作物的产量。基于这种误差不小的统计数据,还有非常拙劣的计算方法,最后得出的计划那就……

而且这套计划经济因为是相对最优解,导致建模过于复杂精美,基本上改一点就牵一发而动全身,缺乏灵活性是它的固有缺点。但是优点,就是自由经济无可比拟的,那就是稳定。相对于自由经济周期性崩溃的样子,计划经济能一直按照一个稳定的数值比如4%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发展速度稳步增加。即使老大哥凉的前几年依然如此。

你说这么好的方法新中国为啥不直接抄老大哥的答案呢?很简单,想过!但是抄不了。当年教员让高高的山岗搞“大计委”的时候应该是有这个想法的。但是这种高度复杂的线性规划加之处理数据是需要大量受过基础教育的基层工作人员的,还要匹配足够的生产力,很显然,新中国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基层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结果,就是把给你答案放你跟前照着抄都抄不出个所以然来。苏联考虑到新中国的实际困难,曾经简化过下,但过了几年还是搞不出来。等到中苏交恶,国际形势突变,配给制就只能先用着了。

所以苏联老大哥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给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经验教训仍然在为我们的建设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很有研究价值。

但即使按照大家普遍想象中的计划经济,也是会是会定量给到手的。说给你三斤大米十个馒头五斤肉六斤菜,就一定会按照计划经济定的价格卖给你并且送到你手上。所以别甩锅给计划经济了。真要计划经济,上海早清零了。

作者:扬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