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私募基金结算资金账户规定(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


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逐步成为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私募却不是“想买就能买”。


其实,私募有门槛,不止体现在起投金额上,它超强的风控意识才是关键。


安全是所有投资者考虑的第一步,如果资金的安全都没有办法保障,那么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买私募产品使用前,很多投资人会问:投资的钱会去哪儿?会不会被挪用?如何保障资金安全呢?今天的学堂栏目,金小鹊就结算来给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募集来的资金规定永远是投资者的自有财私募基金产

投资者要先弄明白一个事儿:


不要认为买产品的钱给了私募机构,就成了私募机构的钱,他们拿着钱投资获得收益后再分给你们。从认购到账户赎回,私募基金募集的资金始终属于投资者,而私募机构只是代为管理。


根据2016年中基协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第十四条中规定:


涉及私募基金募集结资金算资金专用账户开立、使用的机构不得将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归入其自有财产。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以任何形式挪用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销售支付机构或者基金份额登记机构破产或者清算时,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不属于其破产财产或者清算财产。


也就是说结算,钱永远是投资者的,私募机构只扮演着募集、代为投资的角色。



金融机构托管是资金安全保障的核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八十八条规定:


除基金合同另有约定外,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


那么,究竟什么是托管呢?


第三方托管,是在基金买卖结束后,募集来的资金存放于第三方,保证不被相关方挪用。管理人对资金只有操作权限,没有划转权限,不可能把客户资金卷走。


托管人是负责资金托管安全的独立第三方,一般都是大银行或者证券公司担任,托管人的资格由中国证监会或银的监会规定审核认定。


也就是说,客户的资金既不在私募基金公司账户,也不在私募基金经理个人账户,而是在由独立第三方即托管人监控的独立监控账户里面。


资金的划转是由托管的金融机构负责的,基金公司不能经手资金。客户赎回的时候,资金也是回到金融机构的托管账户,再由金融机构划转给客户私募基金打款的银行卡。整个资金的运作流程是闭环运作的,其中能经手资金的只有客户本人以及托管的金融机构。


因此,当基金募集完成后资金就会转向托管阶段,资金流向也将按照规定和协议要求流向第三方托管账户,投资者完全不必担心资金安全的问题。



投资者确资金认资金安全的3种方式

通常,除了第三方托管使用外,私募基金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的有效途径还包括:监管备案和三方协议。


私募基金公司成立后先需要去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取得私募资格(可以查询登记编号),然后才能设账户立基金产品(产品代码),基金产品必须银行签银行三方协议(私募基金公司,投资人,托管人)。


所以,如果投资者想要确认自己投资资金的安全,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


1. 去基金业协会网站查询私募公司和私募基金的备案情况。


2. 投资者、私募基金公司及托管人签署三方协议。


3. 合同中必须约定采取第三方托管模式。


如果满足上面三个要求,资金基本就是安全的。



投资是一场长跑,光靠体力和毅力没有用,还需要科学的训练和优良的装备。


未来随着私募行业各类新规的不断出台,私募基金将日益正规化、规模化,保证的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而优秀并值得信赖的私募机构是投资者安全投资、获得长期稳健收益的重要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