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重庆市酉阳县工商信息公(重庆工商网上办事大厅)


田间管护忙 机器响起来


2月底的武陵山区乍暖还寒,酉阳县泔溪镇漫山的花椒树已发出嫩芽,郁郁葱葱。72岁的贫困户刘自荣在树丛中熟练地剪枝,在青花椒基地工作已经两年的她,每天可以拿到80元工资。


刘自荣一家曾因儿子生病成为建卡贫困户。“我复工半个多月了,儿子儿媳也外出务工了。家里脱了贫,现在种点地、打点工,重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刘自荣说。


酉阳县山多地少,过去部分区域石漠化严重。如今,1.1万亩的青花椒不但给泔溪镇的群山披上了绿色,还成为当地村民信息增收大厅的重要来源。投资青花椒产业的重庆和信农业公司通过“基地 农户”模式发展调味品、化妆品、牙膏等产业,带动村民广泛种植。企业负责人曾朱周说工商:“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基地每年能为当地村民增收近500万元。现在正是青花椒剪枝的季节,复工后只要做好管理,疫情对我们影响不大。”


员工进出测温、消毒,洁净车间错峰生产,在酉阳县武陵山制药公司,208名员工中已经有187人到岗。公司总经理芦达说:“我们2月10日开始复工,通过筛查员工出行痕迹、严格车间管理,这几重庆市天就可以全面恢复生产了。”


“酉网上办事阳是重庆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也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酉阳县委书记陈文森介绍,全县仅有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自2月10日以来,全县24家规上工业企业、317家涉农企业分别已有18家、62家有序复工复产,另有932户工商个酉阳县体户开门营业。


抢收青菜头 损失降最低


收割、分拣、装车,在苍岭镇岭口村海拔七八百米的山地里,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的20多位村民正抓紧抢收因疫情耽误了近一个月的榨菜原料青菜头。


贫困户冉重庆市翠公英也在抢收队伍里,开春以来,她自家收割9000多斤青菜头,加上参与合作社收割每天85元的劳务费,2月有4000多元工商收入。她说:“疫情虽然耽误了一些农时,但收入还是有保障。”


走进苍岭镇青弘翔农业公司,记者看到了大山深处的露天加工车间。一车车青菜头运进来,10余名工人将菜倒入腌制池内,撒上盐,用膜盖好。企业负责人惠昌蓉介绍,作为当地的扶贫车间,企业吸纳了10余名贫困户重庆就业,“2月13日复工后,紧急收购蔬菜,酉阳县尽量减少村民网上办事损失,现在几名贫困户已经到岗,扶贫车间又动起来了,等收购完就全面恢复生产。”


在五福镇高桥村油茶苗圃基地,贫困户陈昌会正在锄草,这份临时工作每天能给她带来70元的收入。公陈昌会和丈夫此前在厦门务工,因疫情学校延迟开学,她暂时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让丈夫先返回厦门务工。


“我本来担心在家待久了影响收入,好在村干部安排我在苗圃务工,既能照顾孩子还能有些收入。”陈昌会说。


抢农时抓复产的同时,作为有着23.8万名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务输出信息大县,酉阳一边帮助务工人员有序返岗,一边收集发布县内重点企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信息,帮助暂时无法外出的人员和困难群体就业,把大厅疫情给群众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摘帽不松劲 多栽“摇钱树”


黑水镇大寒村的群山,去年还是一座座荒坡,现在已改造成整齐的茶园,几十位村民正拉开间距给茶树苗锄草。72岁的村民甘启云说:“荒山变茶园,在这里务工一天能挣七八十元,比自己种地收入还多。”


“酉阳几天前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我们战疫不忘战贫,摘帽不能松劲。”陈文森说,今年全县预计新发展10万亩油茶、5万亩茶叶等特色产业,继续做大文旅、务工经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