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上海自贸临港新片区发布会(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临港新片区完成“压力测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于当年9月挂牌。至今,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已扩大至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片区南等地。


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正式确定在上海浦东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对标国际公认自贸区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


《方案》明确,到2025年,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新片区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到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新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中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实自贸区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上海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服务对中国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上海自贸区扩容是高水平开放的尝试,其中放宽市场准入中国、形成全开放格局、对于各个产业的投资、服务业的落地等大有裨益。临港新片区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并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完成‘压力测试’。霍建国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上海临港新片区方案设计内容上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并体现了三个临港特点:坚持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坚持自贸以风险防控为范水平。


“我们有信心,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在这寸土寸金的临港地区一定能够飞出新的‘金凤凰’。”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分析认为,新片区的建设侧重于制度层面的创新和体制机制上的变革,这将成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整体开放格局带来诸多利好。


“自贸区高度开发,是对全国的高水平开发提供经验,与此同时将对经济增长会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霍建国表示。


临港新片区未来将如何发展?


陈寅表示,上海已经把总体方案各项任务举措细化为三大类78项安排。其中重点政策方面将制定23项操作细则、创新举措方面将制定35项实施方案、区域功能方面将制定5项中长期综合规划,“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原有自贸试验区扩区,也不是简单的现有政策平移,是全方位、新片区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建设方案,聚焦的是更发布会大的开放格局、更广的辐射片区范围、更优的开放政策制度安排,由此产生的‘新空间’不止于物理空间的扩容,‘新红利’也非简单平移自贸区政策而来。”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表示。


朱克力认为,在创新引领下,新片区高水平开放的探索将影响和辐射整个长三角,进而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力的上海“新引擎”,对全国范围内形成开放临港新格局、激活发展新动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示范影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表示,当新前我发布会国在数字贸易方面的限制还比较多,其他诸如国企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监管一致性等方面,也都是营商环境高标准经贸规则中自贸的关键点。


此外,数据跨境流动问题,也是在全球新一轮经贸规则构建过程中提出来的重要议题。“设立自贸区新片区,一定要给上海更大的探索自主权,甚至赋予其一定的立法权限,以便与国际更先进的规则接轨。”王晓红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