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偃师慧算账代理记账公司地址(公瑾财务慧算账公司怎么样)



晋文公复国图 局部



01


秦国本是西方大国,但见其他几国在记账中原争霸,很是热闹,便有点不甘寂寞,也想加入团战。


这个心愿,到了春秋中期才有可能实现。


春秋中期,继位后的秦穆公野心更大,不仅仅想去中原凑凑热闹,而是想当中原霸主。


当时的中原霸主,是与其接壤的晋国,慧要想称霸中原,当然最好是先把晋国干掉,后取而代之。


但当时两国关系不错,尤其晋文公时期,秦国还在晋、楚两国争夺中原霸权的城濮之战中,出兵帮助晋国大败楚军,直接把晋国推上了霸主的交椅。


秦国不先打晋国主意,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虽然秦穆公继位后国势日盛,但想拿下晋国,还是自知没那个能耐,秦穆公便把目光越过晋国,定格在晋国以东的郑国身上。


不敢碰晋国,但拿下郑国,估计应该没问题。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以郑国对其怀有二心为由,联合秦国讨伐郑国。


此举正中秦国下怀,秦穆公决定先与晋国联手灭了郑国,增加自己的实力和威信,然后再图称霸中原。


“合同”签好后,晋、秦两国立即行动。


晋国军队计划从东、北方面包围郑国,秦国军队则计划从西面围郑。


这相当于两个大人合起来打一个小孩,如果硬刚,郑国肯定分分钟亡国。


结果却很有意思,郑国未费一兵一卒,仅派了一个特使去见秦穆公,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化解了这个重大危机。






02


郑国派去的人名叫烛之武,他对秦穆公说:“你们两个打一个,郑国肯定要灭亡,可是您想过没有,郑国亡了,对秦国有啥好处?除了增强晋国的力量,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烛之武接着说:“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晋国强了,就意味着秦国弱了,如果晋国与你翻脸,又意味着什么?”


秦穆公“吓”得一跃而起,原来灭郑是利人害己的蠢招,赔本买卖做不得!


与烛之武来了个熊抱,感谢提醒感谢提醒:“那干脆,咱们两国结盟吧。”


郑国当然求之不得。


秦穆公不但与郑国结了盟,还把杞子、逢孙、扬孙三个大夫留下来,帮助郑国戍边,自己则带兵回国了。


不过,名义上是帮郑国戍边,实际上是安插间谍。


秦穆公玩这一手,对晋国来说就是背信弃义。


大夫狐偃等人气得脸青面黑,来到晋文公面前:“他秦穆公分明是在耍咱们,应该好好收拾收拾他。”






晋文公却很理智,劝说:“秦国毕竟有恩于晋,咱们不能忘恩负义,秦国虽然与郑国结盟,但和晋也还是盟友,要维持,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偃师


虽然晋文公原谅了秦国的不义,但是这笔账,晋国算是记下了。


03


既然有账,就有算账的那一天。


据《史记秦本纪》、《左传》等史料:公元前632年,郑国国君郑文公和晋国国君晋文公先后升天。


留在郑国的间谍杞子,向秦穆公密报说:“如今我掌管着郑国国都北门钥匙,如果派兵偷袭,我做内应,郑国可一举拿下,秦国便可一举进入中原。”


之前代理定下的目标,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秦穆公岂能放过。


他立即把大夫蹇叔召来,征求他的意见,蹇叔一听就傻了眼,几乎是脱地址口而出:“咱们和郑国之间还隔着一个晋国,军队如何开过去?飞过去吗?”


秦穆公说:“蹇大夫玩笑了,当然不能飞过去,但咱们可以财务从晋国南部边境绕过去啊。”


“我去,那可是一千五百多里,大军长途奔袭,没走到半路人家就代理知道了,还怎么偷袭?如果人家以逸待劳,咱们很可能会吃大亏。”


可无论蹇叔怎么劝,秦穆公就是不听,以至于蹇叔都哭了:“今天我能看到军队出征,却看不到它回来!”


而且蹇叔算准晋国军队一定会在崤山设伏截击秦军,他对加入出征队伍的儿子说:

公瑾
【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那里是个险慧要之地,你们一定会算账死在那里,我还是偃师准备到那里去给你们收尸吧!




04


秦穆公认为袭击郑国的性价比很高,何况他早就下定决心,所谓记账征求蹇叔的意见,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经过一番必要的准备,袭郑大军出发了。


带队的是百里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


此次袭郑,不但距离遥远,沿途还得经过桃林、肴函、轘辕、虎牢等数道险关。


几道险关一过,秦军还能剩下多少,估计秦穆公根本就没想过。


他想的是神不知鬼不觉,大军突然出现在郑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对“弱小”的郑国来一个碾压,定能心想事成怎么样。


当秦军行进到滑国(在今河南偃师县之缑氏镇),一个在那里做生意的郑国商人出现了。


那人名叫弦高,见了“偷偷摸摸”的秦军,他不假思索地断定:这是要偷袭郑国啊,咱们的国君肯定财务还蒙在鼓里呢!


弦高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即以郑国国君的名义,给秦军送上四张牛皮和十二头牛:贵军远道而来,辛苦了辛苦了,鄙国国君让鄙人送上薄礼,以示犒劳。


与此同时,弦高派回去报信的人乘上传车(驿站的专用车辆),飞奔在回国的路上。




05


郑国新君郑穆公接到情报,便派了一位叫皇武子的大夫,来到秦军将领所住的馆舍。


大胆地对秦将下逐客令:“你们在鄙国呆的时间也不短了,把鄙国都吃穷了,鄙国实在无法为各位供应粮秣、牛羊了,现在我给各位找个地方,那旮旯有麋鹿,你们自己去打猎,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让我们歇一歇如何?”






秦将顿时傻了眼——皇武子敢来赶咱们滚蛋,说明机密已泄,郑国已经有了准备!


说好做内应的三个人害怕担责任,杞子逃到了齐国,逢孙、扬孙双双逃到了宋公瑾国。


作为秦军统帅,百里孟明视见郑国有了准备,认为“攻之不克,围之不继”,突袭郑国肯定没希望了,退兵吧。


退兵途中顺便灭了小小的滑国,抢了不少东西,算是“凯旋”。


秦穆公趁晋、郑两国国丧期间偷袭郑国的缺德之举,把晋国一些人惹毛了,中军帅先轸认为这是收拾秦军的天赐良机,力主攻击退兵的秦军。


大夫栾枝说:“这样不太好吧,秦穆公之前帮了咱,此时攻击秦军,先君在天之灵可能也不会同意。”


先轸义正辞严地说:“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公司之为?”


——咱们先君仙逝,秦国不派人来吊丧,却趁人家国丧之机搞事,太没礼貌了!


见栾枝不吭声,先轸接着说:“俗话说得好,一日纵敌,数世之患,秦国历来有野心,若不加以遏制,下一个倒霉的就是咱们,还会给子子孙孙留下祸患,不信我跟各位赌一毛钱!”


先轸一番话,说得晋国新君晋襄公连连点头——两位别争了,干就完了!






06


公元前627年四月,退兵回国的秦军进入晋与地址姜戎联军设下的埋伏圈,身穿丧服的晋襄公亲自督军。


埋伏圈设在肴函地区的东、西肴山(肴崤两字通用,所以肴山又叫崤山)之间(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毫无防备的秦军遭到突袭全军覆灭,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一个也没跑脱,全都做了俘虏。






好在晋襄公没想把事情做绝,后来把他们放了。


先轸知道后急得跺脚,大王啊大王,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晋襄公急忙派大夫阳处父率军追击,可惜晚了,三人已经登舟渡河,追兵只能望河兴叹。


秦穆公还算没糊涂,明白这次吃大亏,与百里孟明视等人无关,不但没有加罪,反而更加信用,让他们“专任军事”。


崤山之战的惨败,使百里孟明视深以为耻,时时刻刻都想报仇雪耻。


两年后,他再也抑制不住报仇欲望,要求秦穆公发兵攻晋,并对天发誓:“这次若是再败,我就提头来见!”


秦穆公同样想雪耻,何况他一直没忘争霸中原。


派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算账位大将军,也就是之前的三个败军之将,率领四百辆兵车去攻打晋国。






百里孟明视率军渡过黄河后,怎么样命令将士把渡河的船烧得一只不剩。


背水一战,拼命的节奏。


知耻而后勇的秦军简直是所向披靡,勇猛之势令晋军闻风丧胆,唯恐避之不及!


除了夺回上次被晋军占领的两座城池公司,还拿下晋国另外几座大城。


打得晋军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迎战。


大获全胜后,百里孟明视率军转到崤山,掩埋了之前阵亡在那里的战友骨骸,连祭三天,然后班师回国。


这是晋秦争霸战争中秦军的首胜,史称“王官之战”。


此战过后,晋国的霸主地位发生动摇,秦国则威震西戎,二十多个小国纷纷归附秦国,成为西戎霸主,轻而易举扩地千里。


公元前624年,周襄王派使者给秦国送去十二面铜鼓,此举意味着对秦穆公霸主地位的承认。


值得一提的是,百里孟明视此战采用的“济河焚舟”,后来还上了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被孙子总结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战术理论,使后世受益无穷。


至于吃了大亏的晋襄公,自然是肠子都悔青了!


春秋无义战!何况战国。


真要往源头捣,周天子太弱鸡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