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东晓英国注册离岸公司革故鼎新(蛁聊荎弊燭偉鼠侗歎跡)

——东风劳动者创新群像速写


4月25日上午,在东风活塞轴瓦环加车间轰鸣的机械声中,保全班班长叶直宝带领两名维修人员拆解一台进口T型磨床。“这台床子故障率较高,我们要通过改善,将进口的机械开关替换成国产光电开关,既降低维修成本也提高生产效率。”叶直宝是东风零部件公司“占保创新工作室”成员,他传承师傅卢占保的创新精神,积极投身创新改善工作中。由他负责的改善小组是该工作室5个改善小组中改善成果最多、效果最好的小组。歎跡


咱们工人有力量,创新不止正前方。在东风公司48年创新驱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有许多像卢占保、叶直宝一样在平凡岗位不懈耕耘的东风劳动者,他们用创新的思维、勤劳的双手孜孜以求、躬耕不辍,不断提升着东风品牌的含金量,也成就了人生的宽度与广度。


主动拥抱挑战,创新精神融入骨血


4月12日凌晨,郑州日产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方正带领着团队“挑灯夜战”,为即将于5月中旬量产的S37项目进行最后的生产试制准备。在研发岗位上,方正坚守了24个寒暑,郑州日产旗下的帕拉丁、御轩、帅客、锐骐等车型的开发都融入了她的心血。


成绩的背后,是每天一身浸透汗水的工作服,是对创新实践的坚持,是主动请缨参与新产品试制的热诚。在同事们的眼中,“方正是一个敢啃硬骨头的项目负责人”。在帅客车型的开发中,她曾挂帅主攻解决了燭偉新车试制过程中,滑动门外拉手断裂、后背门漏雨及油箱加油口盖关闭不良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新型拉线式加油口盖结构设计》获2011年东风汽车公司发明专利。


2016年10月上市的东风风神AX5是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东英国风乘用车公司、郑州日产三方协同开发的车型,对于填补东风乘用车公司在紧凑型SUV市场的空白和郑州日产常州工厂的事业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方正主管项目开发总体计划的编排和推进,同时负责外制件开发生产准备工作。


经过近两年攻坚,项目初期设定的36个主要关键节点如期达成,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全面达成,车型SOP节点顺利达成。


在位于公司十堰基地的十堰东森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流传着一个关于装备室电工班班长徐永波“离岸不服输”的故事。2016年他针对油封车间二站式磐石切边机废品率较高的问题进行了多轮改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每次改完我们都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没想到他过段时间又来了。”油封车间主任王志伟告诉记者。最终,这道工序的班产从最初的1500件增加到10000件,全年增加产值约300万元。


“从事这项工作,就是要想尽办法,让设备发挥更大的效用。”徐永波这样解读自己的工作职责。他的办公室是一个面积不足5平米的小隔间,然而在这间简朴的办公室里,他用汗水创造了熠熠闪光的业绩: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徐永波累计完成技术创新、设备改造等各类改善成果60余项,多项成果获得东风实业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及湖北省、国家级创新成果奖,其中《衬套产品粘合力检测方法及专用设备的改进》项目被评为第三届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优秀论文特等奖,其本人也被授予“机械工蛁聊业技术技能标兵”荣誉称号。


在东风公司研发、生产一线,有不少像方正、徐永波这样热衷于“挑战”的发明家、创新家、改善家。东风日产郑州工厂部品检查科系长王英国喜瑞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新奇骏前挡胶条内陷零化、传动轴错装零化、C3发动机防错等多项技术创新,产生经济效益210余万元;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十堰工厂维修电工工种带头人刘锋针对齿轮车间11台Y9550检验机能离岸耗较高的问革故鼎新题实施改善,实现了“人走机停”,电能利用率由37.5%升至95.5%,11台检验机月节约电能9801度……他们在基层工作岗位上鼠侗,凭着满腔的热情和钻研的韧劲,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不断革故鼎新、不断超越领先。


改善无处不在,创新人人可为


2016年11月28日,3000辆由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东风纯电动物流车陆续从十堰出发一路北上,穿越湖北、河南、山西,最终抵达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总行程达1173公里。在行驶距离、跨省区数量、车辆规模以及全程充维等方面,这都属国内清洁能源汽车领域的壮举。东风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是长期以来东风人紧跟时代脉搏,技术创新的辛劳结晶。


“看到自己研发的车型有好的销量,感到高兴和欣慰,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纯电动物流车生产车间里,该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刘朝吉感慨良多。在车东晓型研发初期,该公司技术中心60余名研发技术人员,前后进行了5轮试制、验证、改进,历经10个月实现批量样产。在300多个日夜里,整个团队既有热情研讨,也有思维碰撞,既借鉴学习,也推陈出新,使得整车动力性、东晓轻量化性能均实现突破,纯电动物流车项目获得专利7项,最终成就了年销售额超12000辆的业绩。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东风公司48年创新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改善往往在基层产生荎弊,创新、改善的路子也大多来自基层、源于群众。据统计,过去一年,仅东风有限这一个业务单元就完成创新成果4230项,创效7000余万元。2014年以来,东风有限共组建创新工作室43家,创新改善小组238个。

公司

位于十堰基地东风装备工业园区的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装备行业领军企业,享有盛誉的“刘军荣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就坐落于此。作为落户东风的首批四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刘军荣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全国劳模刘军荣为核心,吸纳了包括焊装作业部各科室负责人、车间主任、技术骨干、业务能手、高技能人才在内的25名成员,也成为了带动焊装作业部创新改善、集智聚力助力企业发展的龙头。“具有高技术标准、高难度要求的神龙D28机器人抓手项目、首次以焊装设备集成商身份走向海外市场的罗马尼亚项目等重大焊装项目均是通过这个工作室攻坚克难完成的。”该工作室改善工作负责人邱四成向记者介绍道,工作室成立三年来,焊装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16年销售收入达到4.05亿元。


“清平东晓套丝法”、“晓雷装配法”、“武梅操作法”……近燭偉年来,在东风零部件公司,一大批以东风员工名字命名的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为广大员工歎跡耳熟能详。自2012年开展以员工名字命名优秀科技创新成果活动以来,在该公司员工自主发现问题、自主立项选题、自主解决问题蔚然成风。五年来共实施群众技术创新项目7344项,创效6362.8万元,员工创新工作室获得国家专利32项。


与东风共成长,与东风同奔跑


国之大企培育国之重才。


今年年初,公司技术中心动力总成设计室注册主任汪俊君入选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批“汽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他历时五年,携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东风首款自主增压发动机A14T。


“是东风给了我事业的平台,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荎弊”汪俊君坦言。早在十年前,这位籍贯湖北天门的小伙儿在清华读研期间,就一直与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有着项目合作。“正是那段经历让我看到了东风公司注册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人才的求贤若渴,也让我坚信东风一定能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事业发展平台。”工作8年来,汪俊君个人申请专利11项,拟定标准7项,东风公司专有技术4项,获得奖励20余鼠侗项,在人才济济的东风公司技术中心脱颖而出,成为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动力总成研发团队的“掌舵人”。


新时代下,东风创新不止,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批批敢梦想、敢实现、敢为天下先的东风人革故鼎新对新领域不懈探索。同样蛁聊,这些科技人才也与东风共成长,与东风同奔跑。据统计,通过培训、交流、挂职等多种方式,东风公司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7.6%,其中有公司9人入围中央“千人计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