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大提琴商标转让平台(小提琴商标在哪里)

引 子



河南确山县提琴产业园内,工人们在制作提琴。王 威摄


确山县提琴产业园库房。王 威摄


带动


从增添产业兴旺新动能到拓展生活富裕新路子


春季的小王庄村,村口麦田青青,进村入户,赶工的场面热火朝天。


小王庄全村32户人家,制琴作坊有10家,多多少少都跟王金堂有关联。走进王金堂二哥王金成的家,配房里4名村民面墙背门,正专心做工。王金成专注制作琴头,年收入三四十万元。


出门,隔几座院,是村民周留水的家。只见几把半成品提琴摆在桌案,周留水正在随形镶线。他10多年前学过制琴,后来转了行,前两年见村里的制琴师赚了钱,他重拾手艺,既方便照顾家,一年又多赚七八万元。


李金友一直在确山县做建筑工程,颇有积蓄。见当地提琴作坊蓬勃兴起,他也想办厂。“可起初连制作提琴需要用啥木料都不懂,怎么办?”他向好友王金堂请教。


“不懂制琴,可以卖琴。”王金堂一语点醒李金友。2019年,李金友成立确山县威霖琴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00多万元购置名贵木料,尝试开办琴厂。王金堂帮着把关技术,李金友负责对外销售,琴厂很快走上正轨。2020年参加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一笔就售出了价值10多万元的手工提琴。


李在哪里金友领着记者走到小王庄村村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把巨大的混凝土“提琴”嵌在地面上。


广场由李金友代建,他希望客人来到小王庄村后,看到的商标不只有麦田、农舍,还能随时随地感受提琴文化。“敲开农家门,里面‘藏’着生大提琴机勃勃的提琴作坊和能工巧匠。”


亲戚传、朋友带,制琴业在确山农村悄然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西王楼村村民樊国喜早年在家种地,2002年经老乡介绍到王金堂在北京的作坊学制琴。选料、做板、合琴、油漆,他学到全套手艺。王金堂返乡,樊国喜也跟着回了家。


2019年,村里的制琴作坊越来越红商标转让火,樊国喜决定试一把。他辞别王金小提琴堂,拿出20多万元积蓄购买木料,在家里办起琴坊。工人不多,就他们夫妻和弟弟、弟媳,男人做板、修音孔、装配,女人油漆、随形镶线、细磨,可加工全套整琴。2020年,4人生产400把小提琴、100多把大提琴,纯收入20多万元。


在确山提琴产业园,大批产业工商标人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农民李国强种地之余,到厂里为提琴翻边大提琴,月工资近5000元。熟练工李继珠当上质检员,专给产品“挑毛病”,每月工资6000多元。


对提琴业带来的消费活力,竹沟镇党委书记韩成良感触颇深。镇区8000多人,其中从镇外来买房、租房的有2000多人,大部分从事制琴配小提琴套产业。制琴业的货物吞吐量大,物流点设了6个;来往洽谈生意的客商多,餐馆开了50多平台家。


蓬勃发展的制琴业也有“成长的烦恼”。上百家提琴作坊聚集在一起,销售渠道不畅,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口困难,资金短缺,出现压价竞争的苗头。


县里出台了解决办法。彭广峰介绍,为破解提琴销售难题,确山县成立了跨境电商公司,提供进出口备案、出口退税等服务。确山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红色琴音贷”“惠乐贷”产品,对制琴师最高放贷50万元,对制琴公司最高放贷3000万元。


提升


从培养年轻一代到打造特色小镇


一手按弦,一手拉弓,1平台9岁的熊呈豪收放自如,提琴名曲《梁祝》从他指间汩汩流淌。


“更多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制琴师熊开峰说,他20年前学制琴,自己调不准音,得找专业琴师。于是,他让儿子熊呈豪从8岁学琴。


在熊呈豪记忆里,没少因练琴受苦。“入门很枯燥,一天练4小时,拉不成一段完整的曲子。”因为练琴,父子俩没少冲突,有一次,父亲急得把小提琴摔在了地上。


“练的时间长了,拉琴渐渐有了调子,我也慢慢明白了父亲的苦心。”熊呈豪说。他远赴俄罗斯,到远东国立艺术学院求学。确山县手工提琴制作协会成立了由年轻一代组成的弦乐团,成员30多人在哪里,熊呈豪担任提琴手。“拉琴、修琴、教琴、制琴、卖琴,我们年轻一代要传承父辈的创业精神,把制琴产业发展得更好。”熊呈豪说。


王金堂的大儿子王玉民也从小学习拉琴,后来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学习制琴。在他眼里,“每一把琴都有生命。从设计到选料,纯手工制作,只有融入制琴师的情感,琴才有灵气。”


王玉民现在读大四,平时既要学制图、油漆、美学等理论知识,也要到工作室操作实践,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准备攻读研究生,练好本领,回报家乡”。


34岁的李开印接替叔叔李守强经营强音乐器公司。“我们的父辈普遍不会讲外语,进口木料时,常被中间商多赚了差价。如果自己出国买木料,又好又便宜。”他懂外语,善谈判,希望闯出一条新路子。


第一次前往东欧采买木料,李开印长途跋涉,精心挑选木材,现场付款,就地发货。此后,李开印又多次到国外考察木材,比较质量、价格,最终选定几个原料基地,让自家商标转让制作的提琴多了几分竞争力,储运和销售木料也成了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确山县眼下正在筹划竹沟镇提琴文化产业园项目,目标是打造提琴特色小镇,厚植产业优势。


提琴文化产业园坐落在小王庄村附近,从设计方案看,所有建筑依形就势,俯瞰像一把大提琴。文旅区,展示提琴文化,兼备文娱表演;工坊区,以中式四合院为主体,是提琴制作大师的工作室;配套区,依托周边村落发展乡村旅游。


看到这个规划,王金堂欣喜不已:“当年我们外出闯荡谋出路,现在身边就有广阔的创业天地,我觉得自己能再干30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熟悉乡村、热爱乡村、愿意在乡村实现梦想的返乡创业能人,日渐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确山县委书记路耕说,打好亲情牌,搭好创业台,返乡创业者一定能够大显身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