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山东省工商局关于无照经营(山东省工商信息查询)

《数字山东2021行动方案》的实施,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过渡


“无证明城市”里如何“无证明办事”


本报通讯员 马唯硕


刷一次脸,办所有事儿,在“无证明城市”里正逐步变成现实。日前,山东公布了《数字山东2021行动方案》,明确今年要打造济南、青岛等“无证明城市”,“减证便民”进一步向“无证利民”过渡。


“无证明城市”里究竟怎么“无证明办事”?“无证明”又是怎么实现的?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变“群众跑”为“部门跑”


日照市民李某春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的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日前,记者与她一起到日照市人民医院看病拿药。没过多久,李某春便拿着药走出了门诊大楼,整个就医过程结束了。


“过去最麻烦的是医保报销,现在不用跑了。我这次的花费是136元,个人负担是10.46元,剩下的医保直接给报销了。”李某春说。


李某春的便利得益于日照市人民医院的医保诊间结算系统,通过政府部门间数据的共享,患者在就医时可以在门诊诊间一次性完成就诊、缴费、报销全部流程。


“‘无证明城市’并非不需要证明,而是将提供证明的成本和义务,由公民、企业转移给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公共服务机构,将公民的办事程序变为政府内部的工作程序,将简化公民办事程序的思路转变为不需要公民办事的思路。”省大数据局副局长顾卫东介绍,作为“一次办好”政务目标的延伸,“无证明”在就医、入学、办证高频事项中率先变为现实。


变“群众跑”为“部门跑”,“无证明城市”的实现得益于电子证照的推广使用。去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证照数据归集工作,省市电子证照库已归集531类证照、2.8亿条数据,基本实现存量证照数据“应归尽归”。同时聚焦高频服务领域,推动电子证照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共享应用。目前,电子证照在教育入学、道路执法等18个试点场景已全面落地实施,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等34类高频电子证照正全面推广应用。


“无证明办事”节约巨大成本


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方便程度有多大提升?以婚育手续为例,“无证明城市”里办好婚育一揽子事儿的跑腿次数减少到1次——现场办理结婚登记。


“我们做过调研,生完孩子要办的一长串手续涉及公安、卫健、民政、人社等8个部门,申请人最少要跑腿8次,填报表单11张,提供各类材料52份。办得快的话也需要4天。”日照市政府办公室主题服务事项场景开发工作专班负责人刘莹告诉记者,“‘全照办’平台将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户口登记等11项婚育相关的事项联办,仅需填报表单1张,拍照上传4份材料,不再需要提供原件或复印件,材料全部通过电子证照或政务数据系统共享。”


按照日照市2020年新生儿出生情况估算,“婚育服务‘全照办’”每年可为办事群众节约复印成本130万元左右、交通成本420万元左右、时间成本20万天左右。


伴随电子证照的推广使用和部门间数字资源的打通,不只是自然人,企业等市场主体也在享受“无证明办事”的便利。


最近,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建设资质审批系统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无人工干预的智慧审批新模式预计在5月正式上线。“企业的最大实惠是不再需要复杂的填报,不需要上传,不需要核验原件。”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勘察服务处副处长吕晓琳介绍。


“通过数据对接,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自动抓取、自动审批、自动比对,然后自动公示,完全能够达到即时申请、即时审批、即时公示的目标。审批速度从原来的3到18个工作日节省到即时办理,办理速度有明显的提升。”吕晓琳说,“无证明”正在化解“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等突出问题。


全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从去年以来,包括济南、济宁、日照、枣庄、滨州、淄博在内的多个市,均已开始探索打造“无证明城市”。


“在各地实践的基础上,今年在全省层面,计划将无证明城市建设全面铺开。以电子证照为抓手,充分利用省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加大数据汇聚力度,加强数据治理,让人民群众办事过程中减少环节、减少时间。”顾卫东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