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保洁清运公司注册(58同城保洁公司)




朱高社区垃圾分类清洁屋投放区内设有4种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可满足居民不同的投放需求。 坐落于朱高社区的垃圾分类清洁屋。


从前端到末端,如何恰当地处理城市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是目前许多城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时面临的普遍难题。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今年,我市兰山区启动“桶车对接”“撤桶并站”垃圾清运新模式,标志着我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又有了新进展。


桶车对接:


垃圾桶撤进小区里 收集车每日定时定点作业


为了方便清运,物业人员每天下午四五点开始,便将小区里所有的垃圾桶全部转移到小区大门口,堆放在马路边上,直到第二天的上午,马路边的垃圾桶才会被拖回小区内。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市不少小区,尤其是兰山区柳青街道的多数小区都存在小区门前垃圾桶“排排站”现象。几十个、上百个垃圾桶堆放在小区门口,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还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居民对此颇有意见,纷纷拨打相关管理部门的电话投诉,但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难题如何解?记者获悉,今年,兰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柳青街道试点推行“桶车对接”的收集新模式。


“一点儿不夸张,我家小区东门口原来堆放有100多个垃圾桶,里面总是堆得满满的。想想那个场景,100多个垃圾桶排排站,有的桶沿儿上还粘着食物的汤汁和残渣儿,天热的时候,苍蝇蚊子都围着臭烘烘的垃圾桶乱转,场面是不是很壮观?实在是不明白,好端端的小区大门口,怎么就成了小区垃圾临时停运点?”家住兰山区柳青街道泉府公馆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以往,小区每个单元楼前都会有几个垃圾桶,待垃圾桶满了之后,小区内的工作人员会把垃圾桶全部集中在小区门前,等待清晨时,垃圾收集车前来清运。在她的印象中,装满垃圾的垃圾桶集中停放在小区东门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之前也有居民向物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反映过,但问题迟迟没有解决。


“厨余垃圾本身就有味道,现在天儿热,垃圾闷在桶里都发酵了,一开垃圾桶的盖儿,不憋一口气,真能把人给熏晕了。这些集中堆放的垃圾桶对东门附近的几个楼栋里的住户影响最大,除了气味难闻之外,还有清晨时,垃圾收集车前来清运时产生的噪音。”面对记者,刘女士大吐苦水,她说,多年来,堆放在小区东门的数百个垃圾桶让她看了就发憷,每次路过小区东门时,她总是要在距离垃圾桶几米远的地方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紧走几步,迅速地离开。可即便这样,桶里冒出的臭气还是熏得人睁不开眼。


针对居民反映的小区门前垃圾桶“排排站”情况,今年,兰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柳青街道全面启动“桶车对接”垃圾清运。“‘桶车对接’收集新模式也相当于‘环卫 物业’小区垃圾管理模式。”环卫办垃圾分类科副科长程波告诉记者,在运作过程中,他们要求小区物业将堆放在门前的垃圾桶撤到小区里面,环卫公司提供的垃圾收集车会每天定时定点直接到小区垃圾集中点统一作业。


记者获悉,目前,兰山区柳青街道已有70%的小区完成垃圾桶不出小区门,“桶车对接”垃圾清运,整个垃圾清运过程无停留、无异味、无遗留,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作业。


撤桶并站:


试点垃圾分类清洁屋 力推社区“零”桶计划


除了启动“桶车对接”新模式,今年,兰山区也开始在多个小区试点推行垃圾“撤桶并站”,通过减少垃圾桶数量,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让垃圾分类井井有条、整洁高效。


滚动播放的垃圾分类宣传片,小区公示栏张贴的垃圾分类海报,花池内设置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5月19日,记者跟随程波来到兰山区柳青街道朱高社区,发现为让小区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减量的重要性,朱高社区内处处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


在社区中间位置,坐落着居民生活垃圾投放的“好帮手”——垃圾分类清洁屋。记者看到,朱高社区垃圾分类清洁屋占地约300平方米,设有投放区、暂存区及宣教区。走进投放区,映入眼帘的是4种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可满足居民日常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投放需求。墙上张贴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对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了举例,还给出了分类处理要求。桶下设有地磅,居民在投放垃圾后,即可获知该垃圾桶里垃圾的总重量,便于环卫人员及时清运垃圾。


更为贴心的是,清洁屋内还设立了专门的督导员,于每天6:30-8:30,18:00-20:00两个时间段上岗,指导居民正确投放。“投放区的垃圾桶满后,督导员会将桶转移到暂存区,并联系环卫公司垃圾收集车,待收集车将垃圾清运之后,督导员会把桶移到暂存区里间的冲洗区,将桶里里外外冲洗干净后,再放回暂存区内,就这么循环着使用。宣教区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场所。”兰山区柳青街道环卫负责人朱建国告诉记者,朱高社区清洁屋于五一期间建成,并于近期投入使用。此后,朱高社区将慢慢减少公共区域垃圾桶的数量,直至实现全社区“零”桶,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也都将全部统一投放到清洁屋里。


“清洁屋设置在小区中间位置,居民从自家步行到清洁屋最远不过几分钟,这样既减少了环卫工人清运收集的工作量,又培养了村民自觉投放生活垃圾的意识。”朱建国介绍,朱高社区系全市首个建垃圾分类清洁屋的还建小区。目前,除朱高社区外,兰山区还在忻城嘉园小区、赵岔河社区等13个小区试点推行“撤桶并点”,皆受到居民一致好评。下一步,兰山区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


末端集中周转


建固体废物转运站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不同种类的垃圾,末端处理的方式也不同。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近年来,基于提高垃圾分类周转的效率,我市再建一座固体废物转运站。


每天,位于兰山区柳青街道沂蒙北路与长春路交会处附近的临沂市固体废物转运站内,都会有几十辆垃圾收集车来来去去运送垃圾。


“转运站主要转运其他垃圾。我们的收集车每天都往返于各个小区收集其他垃圾,收集完毕后将垃圾运送到转运站内,通过引桥直接到卸料大厅,将垃圾卸到封闭桶里进行垂直压缩,期间不会有任何液体、气体产生。”马朝柱说,经过初步无害化、压缩处理后,其他垃圾会被运送到末端处置体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