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充值折扣诈骗
防范提醒
案例二:针对财务人员诈骗
某公司会计小张接到一个自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因银行需对其公司账户进行年检,需要公司提供一些资料,要求加小张QQ。小张加了该工作人员的QQ后看到其昵称为 “某银行X支行小黄”。随后,小张被拉入一个名为 “XXXX有限公司” 的QQ群。群里除了银行工作人员外,还有公司的两位老板 “王总” 和 “李总”,两位老板的头像和名字都与现实中的老板相同。小张进群后,“王总” 要求其配合银行做好年检工作。之后,“李总” 又在群里发消息,说有个项目已经备好案了,要求小张马上将30万元的项目款转到指定账户。小张头脑一蒙,就按 “李总” 指令操作了转账。没过多久,小张忽然想到两位老板从来没有通过QQ下达过工作指示,于是赶忙向其本人核实,才发现被骗了。
防范提醒
诈骗分子有可能在 “年检” “年审” 等事件上做文章。若接到涉及银行账户年检等问题的QQ讯息、电话或短信,不要轻信,应及时与开户银行官方客服电话核实确认。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对QQ(群)、微信(群)等要求的转账汇款,必须经过企业老板当面或电话核实确认。
案例三:家长QQ群诈骗
寒假期间,部分欺诈分子潜入家长QQ群,冒充老师收取各种费用,典型作案手法如下:欺诈分子A、B、C通过QQ搜索关键词 “班级群”,申请并加入群聊,由于家长学生众多,老师可能不会一一核实,使得欺诈分子成功潜入家长群。在获取班主任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后,A趁其上课无法查看手机等时段,伪装成 “班主任”,而B和C则将头像和昵称替换为群内的两位家长。随后,A发起 “寒假补课费” 的群收款,B和C立刻予以回应。有了前面 “家长” 缴费的示范,家长们卸下防备,纷纷进行转账缴费,直到真正的班主任发觉时,骗局才被拆穿。
防范提醒
此类骗局针对学生寒假补课、购买学习资料等场景,加上不法分子之间的 “团伙互动”,提高了迷惑程度。家长在班级群里收到 “交费转账” 等通知时,牢记先与老师本人、学校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案例四:新冠特效药诈骗
回家过年的刘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当地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声称刘先生的健康码和检测报告上有异常,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不过还在潜伏期,情况不算太严重。对方接着说现在有一款特效药,5,000元三个疗程,每天坚持服用就会恢复健康。由于回家路上途经风险地区,刘先生非常害怕,立马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然而迟迟没有收到接受治疗的通知,这时刘先生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防范提醒
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直接推销产品、擅自收取费用,不要轻信陌生电话!
案例五:抢红包诈骗
春节前夕,微信朋友圈和群里再现一条诱人信息:“春运补贴领取通知,我已领到XX元...” 点开这条微信链接后,是一个显示有 “春运补贴领取通知” 字样的红包页面,正中是一个大大的 “抢” 字。点击 “抢” 字后,进入显示抽中红包的页面,但还需要微信群或者朋友圈才能领取。不过当用户按要求分享后,界面却提示 “分享失败”,但这条信息实际上已经分享成功,你的个人信息可能也已经泄露。
防范提醒
对类似上述来源不明的中奖、拆抢红包等相关信息,只要记住 “别点别转” 这四个字,即可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六:积分兑换诈骗
秦先生收到一条积分兑换短信,内容如下:“尊敬的用户您好:您的话费积分3,160即将过期,请手机登录XX网址激活领取现金礼包。”见到短信是由自己手机号对应的运营商的号码发送的,且网址与真实网址近似,秦先生并没有过多怀疑,点击链接后进入一个标题为 “掌上营业厅” 的页面,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交易密码、预留手机和卡背后三位等信息。秦先生按照要求填写了相关信息并提交后,又进入了一个标题为 “信用卡提额专用” 的页面,继续填写信息后被要求下载一个 “安全控件”。秦先生提交信息并下载软件后,页面进入了一直等待的状态。不久后,秦先生收到多笔消费短信,提示自己的信用卡被累计消费了7,000余元。
防范提醒
由于有伪基站技术的存在,即便是自己熟悉的客服号码发来的短信,也不能轻易相信。特别是当短信中有网址链接时,一定要谨慎打开。最好是向服务商的官方客服渠道核实之后再查看!
案例七:票务诈骗
春节前夕,张先生查遍各大订票网站均未订到心仪的机票,最后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一个小网站,上面刚好出售一班时间比较合适的机票,且价格低廉,但库存紧张。张先生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赶忙预订付款。但付款成功后,页面显示 “出票失败”,并建议购买更高等级舱位。张先生见更高等级舱位售价仍低于市场价,便再次付款。但付款成功后依然显示 “出票失败”。这时张先生察觉到不对,想要退款,却发现没有退款通道,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防范提醒
请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车(机)票,不要轻易点击、扫描任何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二维码,防止手机中毒,银行账户被盗!
防范提醒
电商平台退款通常是原路返还购物者的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无需购物者在其他软件中进行操作,更不会要求购物者通过扫码、点击链接、提供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方式进行退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