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税收政策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政策之一)

近年来在房地产调控中,有一种或可成为“税派”的声音,认为这个领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征税来解决。他们建议,不仅要对价格暴涨的房子征收土地增值税,对短期持有的投机性需求征收营业税,对“炒房致富”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且还应对开发商征收“暴利税”,对闲置房征收“闲置税”,对持有住房征收“物业税”,甚至有人提出,对拥有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一律征收高额的“资产税”。指望“一税定天下”,这显然是过于天真了。


这种动辄“以税治市”的想法,从根子上说,是一种指望一个无所不能的政府取代市场的想法。其不仅夸大了政府的作用,而且也过度夸大了税收的调节、调控职能。税收的确可以调控房地产。其必要性或功能可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维护国民经济稳定运行。“过冷”“过热”以及“通胀”“通缩”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经济过冷、投资不振,就需要运用税收手段刺激经济;反之,经济过热、投资过旺,就需要用税收手段抑制经济。市场经济下,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状况主要是两个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税收手段就是财政政策中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发达国家,房地产投资都是社会投资构成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那首当其冲地,税收手段当然会涉及这个领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潮过程中,改革和发展两重任务导致,房地产业客观上很容易成为社会投资的主要指向。过去一些年中,人们不断争论于房地产投资规模是否“过大”,或者房地产是否“过热”的问题。有人说“过大”,有人说“不过大”。其实大家说的可能不是一回事。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过程和长期需要看,我国的房地产投资规模并不过大;但从短期看,国民经济对不平衡发展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金融系统对信贷规模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原材料的供应能力、社会需求的支付能力都是有限的。此外,因为城市化进程引起的一些社会矛盾,例如城乡之间在土地问题上的矛盾,也需要逐步化解。长远目标要一步一步地达到。中国人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英语里有句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都是这个意思。短期内,房地产业的发展就得服从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需要。调控的手段之一,就是税收。



二是维护社会公平。穷人和富人都需要住房子。保障穷人的住房权力,不能让一部分人占有过多资源而另一部分人没房子住,这也需要税收手段来调整。富人住好房、占大房就要多缴税。政府把这部分钱用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这在各国皆然。



三是价格异动时调整需求结构。短期内、局部地区出现了不正常的价格波动,其原因可能是在需求结构中存在着过量的投机资本炒作。这种形势下就要采取包括税收手段在内的调控措施,抑制投机需求,保护正常的自住性需求,维护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四是促进节约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中国有 14 亿多人口,目前城市常住人口已达 8.48 亿人。这么多人都住大房子、好房子,我们的土地、能源都不可能满足需要。这就要在住房问题上合理引导享受性需求,抑制奢侈性需求,保护和鼓励适度消费。怎么体现这个政策呢?就要利用税收手段。不仅如此,税收还可以在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上,在调整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



陈淮,1992年2月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1993年获研究员职称,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