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贵州国发2号文件104项政策(贵州省贯彻国发2号文件的意见)


时间节点: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的这样算


《办法》规定,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且只有实际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以及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参保,只有实际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本人实际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从本人建立个人账户时起历年的实际缴费工资指数之和除以实际缴费年限,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四位。计算公式为: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Xn/Cn-1 Xn-1/Cn-2 ……)/N实缴。其中,Xn、Xn-1、……为参保人员从退休当年至参保建账之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n-1、Cn-2、……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参保建账之年的上一年相应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N实缴为参保人员本人的实际缴费年限,从本人建立个人账户时起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累计年限。


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下同)按年计算(缴费月数除以12),不足一年的部分,换算时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其中,计发月数(见附件,下同)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时间节点: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的这样算


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且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以及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参保,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小于1的,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本人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按黔府发〔1998〕34号文件及相关政策规定参保的企业职工(含灵活就业人员)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1 1993年1月1日以后的缴费年限×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缴费年限。


(2)按规定从机关事业单位进入企业(含转制、调动等)的人员和军队退役人员(自主择业人员除外)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1 本人实际缴费年限×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缴费年限。


(3)农垦企业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1 1993年1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期间的缴费年限×0.6 2003年7月1日以后的缴费年限×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缴费年限。


(4)按《关于贵州省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黔人社厅发〔2010〕7号)参保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008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0.6 2009年1月1日以后的缴费年限×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缴费年限。


(5)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黔人社厅发〔2011〕23号)参保人员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1 1993年1月1日至办理补缴参保手续时的缴费年限×0.6 办理补缴参保手续以后的缴费年限×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1997年12月31日及以前的缴费年限(1997年12月31日以后参保的按经认定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1.4%。


(二)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大于等于1的,为合理衔接,平稳过渡,设立9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月基本养老金=老办法月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 按规定比例计发的超出部分。


1.老办法:月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本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12月31日及以前的缴费年限(1997年12月31日以后参保的按经认定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1.4%。


2.新办法:月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本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 (1997年12月31日以后参保的按经认定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 ×1.4%。


3.超出部分指新办法月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减去老办法月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的差额。规定比例为:第一年(2016年)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第二年(2017年)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30%,第三年(2018年)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4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最后一年(2024年)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4.2025年1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人员,月基本养老金按新办法计发,不再实行新老办法对比。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 以核定的基数加发5%基本养老金


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退职人员,其基本养老金按照原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国有和集体企业退职人员待遇计发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劳社厅发〔2004〕17号)及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计算公式中的“退职时上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调整为“退职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并按相关规定办理基本养老金申领手续的灵活就业人员,依据本人超过15年后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年限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年限基础养老金按本人超过15年后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月数计算,每月5元,计算公式为:月年限基础养老金=本人超过15年后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月数×5。


符合国家和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加发5%基本养老金的,以退休(含退职)时核定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加发5%的基本养老金。


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含年限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按规定比例计发的超出部分、加发5%的基本养老金等,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余额资金支付,个人账户余额资金支付完毕后,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继续支付。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中的“计发月数”按办理退休手续时认定的满周岁的“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执行。“退休年龄”不满40周岁的,“计发月数”按40岁对应的计发月数执行;“退休年龄”超过70周岁的,“计发月数”按70岁对应的计发月数执行。


《办法》其中还规定,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按照省有关部门统一公布数据执行。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正式公布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按照上年度计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采用的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发基本养老金。待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正式公布后,再重新计算基本养老金,并补发或扣减差额部分。


越长寿,领取养老金越多


据了解,算退休时的养老保险金,计算公式较为复杂,涉及诸多“个人因素”,每个参保人员的情况不一样,必须要经过计算机系统准确的计算。虽然大家都在不停地缴纳养老保险,但不到退休的那一刻,是无法准确计算出自己到底每月能领取到多少养老保险金。因为它涉及到一年一次发布的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参保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以及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累计和银行利息等不确定因素。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虽然现在不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取多少养老金,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相同情况下,养老金水平与本人缴费时间长短、缴费基数高低密切相关,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


另外,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存在,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账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调整。因此,越长寿,就可以领取得越多。如果参保人员亡故,但个人账户养老金里面的钱还有,可以继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