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加征关税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增加关税是什么意思口关税的影响)


近几个月,美国食品、住房、能源、汽车价格出现不同幅度涨幅。图为1月12日,消费者在美国格伦代尔的一家超市购物。 新华社/法新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5%,创下1982年2月以来40年新高。即便是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为自1982年8月以来同比最大涨幅。美国分析人士认为,拜登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缺乏战略性”,对华加征关税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通胀创新高是结束与中国之间贸易争端的最新理由。


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呼声渐高


近来,在美国国内,要求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近日发表题为《特朗普对华关税措施持续越久,美国所受伤害就越大》的文章指出,结束与中国之间贸易战的理由不断增多。通胀是最新例证: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而非中国出口商正在承受特朗普时代关税措施的代价。这种代价表现为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和产品价格上涨。


有来自美国政坛的声音。1月底,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共和两党140余名议员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致联名信,呼吁扩大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加征关税豁免范围,以帮助美国企业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等风险中复苏。美国国会众议员在联名信中说,依据“301条款”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对美国制造业、农业、渔业、零售业、能源、技术和服务业企业造成了广泛影响,对消化关税成本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打击尤为严重。同时,“301条款”提高了一系列中国输美消费品价格,损害了美国家庭和消费者利益。


有来自美国商界的声音。2月底,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表示,美中双方应尽快解决关税问题,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他说,美中贸易争端对美国的就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疫情发生前,美国大约有20多万个就业岗位因加征高额关税而流失。美国企业相对于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因高关税而受损。如果关税税率下降,至少可以给美国带来14万多个就业岗位。早在去年,代表160多家行业协会的美国人支持自由贸易组织就几次发表声明,呼吁美国国会通过立法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关税豁免程序广泛应用于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并对已过期的关税豁免提供追溯效力。2021年8月5日,美国大约30个有影响力的商业团体呼吁拜登政府开启削减对中国商品整体关税程序,为部分企业给予加征关税豁免。


也有来自美国媒体的声音。例如,美国《巴伦周刊》近期报道,拜登政府应该摒弃特朗普破坏性的关税政策,制定明确的议程来修复对华贸易关系,必须结束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税,重新签约。


对华贸易政策“一败涂地”


“中国出口贸易的最大特点是能够为进口国的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即消费者剩余和经济福利。美国自己也承认,对华加征关税后,超过90%的代价由美国民众和企业承担。因此,美国内部出现了很多要求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的声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要求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的强烈呼声背后是受伤的美国经济和美国老百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指出,拜登上任第一年保留了前任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3500亿美元的关税政策。这些关税由美国进口商支付,有的已经执行了近4年时间。美国商界苦于应对通胀和供应链中断等问题,敦促政府取消这些关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表示,2018年以来,美国进口商为负担这部分关税成本已支付了近1230亿美元。


美国《巴伦周刊》近期报道指出,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其实徒劳无益,适得其反。例如:为了抵消征收关税带来的损失,美国公司不得不提高国内商品价格,实际上受到伤害的是美国消费者。


据《纽约时报》报道,穆迪分析公司调查显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超90%都由美国企业和家庭承担。更重要的是,限制自华进口还带来更多负面效应,让美国失去大量就业岗位并导致通胀飙升。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双双大幅攀升,前者更是在1月份创下1982年以来最大增幅。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去年的一份报告分析,若华盛顿继续努力脱离中国市场,美国将可能面临未来5年内实际GDP损失1.6万亿美元,并导致2025年可能减少32万个工作岗位……


对华加征关税,美国付出了巨大代价。然而,美国期待的结果却并未出现。“去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以人民币计算,总值为39.1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1.4%;以美元计算,总值达到6.05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0.0%。其中,中国对美贸易增长很快,顺差非常大。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悖论:美国对中国越打压,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就越大,美国就越离不开中国商品和服务。”张燕生说。


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达到3553亿美元,仅低于2018年的4182亿美元。一些媒体报道和分析文章称,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一败涂地”。


“价值观外交”祸害不浅


然而,面对批评,拜登政府选择了“甩锅”。今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生效满两年。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表示,鉴于“中国没有达到该协议定下的目标”,就取消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做出承诺还为时过早。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称,她的团队“正与中国进行积极交涉和磋商”,如果磋商失败,拜登政府将考虑发起一系列惩罚选项,包括重启对华贸易调查、可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引用分析人士的观点指出,2022年的中美贸易格局很有可能维持现状。不过,美国工商界的努力还在继续。美国商会执行副总裁兼国际事务负责人迈伦·布赖恩特表示:“关税增加了美国制造商、企业和家庭的通胀压力,我们希望政府能够以更加坚定的关税排除程序做出回应,我们将通过行政行动继续为此施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