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长春市房屋租赁税金(吉林市房屋租赁税率)

人才,被视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作为“全国首批租赁住房试点城市”,长春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打造出“国企主导、地产企业参与、小微企业介入”的“租赁房模式”,在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同时,加重了“以房留人”的砝码。


位于长春市中心地段,实行24小时智能化、封闭式管理,拥有健身房、咖啡店、会客室等配套设施……能够每月只花1000多元的租金就入住这样的小区,这是职场新人李星未曾想到的。


“我毕业之后就想留在长春发展。但是之前租的房子一直都不太满意,不是价格高,就是设施和环境不好。”一番寻觅下,李星找到了万科人才公寓。


更让他高兴的是,要想入住这里,只需满足三个条件:大学毕业不超过三年;租房前办理无房证明和准租证;登陆人才公寓官方网站线上预约房源。



就这样,一个充满朝气的有为青年因为找到理想的住所,如愿留了下来。不止李星,近两年,长春依靠保障性租赁住房留住了不少年轻人。


“这里的装修,宽带,物业等费用也不贵,再合适不过了。”租住在长春润德人才公寓的张明坤就有着和李星相似的经历。


2019年,长春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一同被列为全国首批“保障性租赁试点城市”后,开始加快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2020年9月,长春润德租赁住房管理有限公司成立;10月,长春首次出让了100%全部为租赁住房的用地。截至目前,长春共有8块完全用于租赁的住宅用地,其中多个项目由长春润德承接。


“每个户型基本都有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一个客厅,一个起居室,基本都是30到40平左右。整个园区从地上到地下,所有的设施基本全有。”提起自家项目,长春市南关区润德前进大街租赁住房项目行政经理窦立国侃侃而谈。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障性租赁住房应运而生。今年,国家提出,要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优先保障新市民中从事基本公共服务的住房困难群众,以小户型为主,注重实现“职住平衡”。


“现在,长春市的租赁市场需求特别旺盛,已经达到80%多的出租率。”长春市房地产市场监测服务中心主任刘红杰对于近年来这里的改变颇有感触。“过去的租赁市场不稳定。而如今,政府的租赁房源投入市场,并且都是在企业院校、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等人才密集的地方配建。到这工作就有稳定的房源租,不用再到市场的平台去搜房源,政府就能提供。”



保障性租赁房的建设推广,让留长人才和新青年居住更安心。据统计,长春市目前已经投入市场,达到运营条件的保障性租赁房约有8000套。


建设营商环境,做好人才保障,满足长期需求,刘红杰说,政府主要通过三种形式鼓励企业进行专业化运营。


“一是培育润德等国有企业,它们肩负起着更多责任和义务,起到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鼓励万科这种地产企业开展长租业务;支持一些民营企业。”


此外,为引导更多企业参与“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刘红杰说,长春市还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给予扶持。


“比如减免税费,改建的租赁住房水电费按照民用标准收。目前,长春还处于培育和快速发展阶段。”


经专业机构调查及大数据分析,未来10年内,长春潜在租赁人口将达到135万人,租赁市场规模达到110亿。



随着长春产业化升级及人才政策鼓励,更多高端人才将聚集长春。而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里,预计还将有五万多套租赁房投入市场。


“整体项目建设投入约为100亿元,建设套数为13500套左右,户型区间基本在50—70平方米。”长春润德租赁住房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猛表示,仅他们企业目前就有9个租赁住房在建项目。“我们这项目基本都是同步在建,计划明年年底和后年年初分批交付。目前,这些租赁房选址有些是选在核心城区,有些是选在了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城区,比如说莲花山、北湖。”


与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住房和收入“双困难”家庭供应不同,保障性租赁住房将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


事实上,此类项目建设不止解决了人才有房住的问题,更让他们住得好,住得舒适。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