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1010101010(1010101010.0011001二进制转八进制)

四年前,我国著名科普作家刘慈欣凭借其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在国内掀起了一场不小的科普热。小说中的“三体”是三颗相互环绕的“太阳”,由于运动的无规则性及相互之间复杂的引力扰动,致使生活在那里的“三体文明”经受了百余次毁灭与重生,最终逼迫他们打算逃离这种无常的“三体”母星。



在另一项工作中,研究团队又发现,宽距双星样本中“双胞胎”星(即成员星具有高度相似的质量和亮度, 如图2所示)的比例异常地高,该异常甚至在超过10000 AU的间距上依然存在。


“这种观测现象对传统宽距双星的形成及物质交换机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田海俊说。


在宽距双星的主流模型中,成员星之间可能未曾发生过物质交换。


“这样异常高的双胞胎星,很难从现有模型中给出这样的特征。” 刘超告诉《中国科学报》。


田海俊说,当时团队其他成员一致认为,在如此远的间距上,“同胞”双星的比例很高,应该是一种“愚蠢的”选择效应。


“我把‘同胞’双星的样本挑选出来,逐个查看了这些双星实拍的照片。”田海俊说,“发现大部分双星的角间距都比较大,相互之间没有什么交叉污染。”


影响双星选择效应的主要因素,田海俊分析道,首先是成员星之间的亮度差异,差异越大成员子星越难同时被观测;再者是成员星之间的角间距,间距越小成员子星越难清晰区分。样本中的“同胞”双星在这两个方面都没有什么特殊性,真实照片中“同胞”双星的每个子星大都清晰可见,因此,田海俊断定,我们挑选的样本不应该存在什么特殊的选择效应。


研究团队于是对“双胞胎”星的形成与演化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们认为宽距“双胞胎”星形成之初的间距应该小于100 AU,但在随后的演化环境中,相互环绕的成员星不断与星周物质发生动力学相互作用,如动力学摩擦、径向迁移等效应,导致双星系统的动能逐步损耗,于是成员星就会逐渐远去。


“这一观测的结果会推动双星演化理论进一步的发展”刘超说。(池涵)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mnras/stz2480


https://doi.org/10.12149/1010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