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4月25日各银行泰铢汇率牌价(2011年1月17日泰铢汇率)




说是升值,不够带感——应该叫做“飙高”才对。





和许多同胞一样,老汉在泰国生活这些年,“1:5”、“一块等于五铢”的心算汇率,几乎已经成为了潜意识里的一种本能。


在便利店里买东西的时候,在银行ATM机取钱的时候,领工资的时候,和朋友讨论泰国房价车价以及一切价的时候……总之心中只要一想到“钱”的概念,就会自然而然地把泰铢和人民币按照“1:5”的配比,进行一番条件反射式的换算。


相信许多朋友,也和我一样,有这种“见钱默念1:5”的习惯。





但是,从2018年底开始,这个“1:5”的咒语,已经不能用了。


因为这个泰铢,实在是涨得太快了。





2015年,1元人民币等于5.5泰铢;


2017年,1元人民币等于4.9泰铢;


到了2018年底,变成了4.7泰铢;


2019年1月,1元人民币等值于4.6泰铢;


2019年7月,1元人民币只能换到4.4泰铢;


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手机APP里显示,1元人民币,只能换到4.3泰铢了!





对于那些需要用人民币兑换泰铢的人而言,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概念。


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用2万元人民币到泰国玩一个礼拜。


那么在2016年,到2019年,你的两万人民币,可以兑换的泰铢购买力,凭空缩水了大约20000泰铢;


也就是说,一部华为P20手机,就这样凭空蒸发了。





对于那些,在泰大宗消费和投资的中国人而言,情况更夸张。


每一分钟的迟疑,都意味着财富的缩水。


假如你要买一栋价值1000万泰铢的曼谷公寓——在2019年春节,你需要217万人民币;


你犹豫不决,决定观望一下。





等到中秋节的时候,你想起来这档子事儿,


但是这个时候,你发现这套公寓,价格已经变成了238万人民币。


于是,春去秋来,眼镜一睁一闭,20万人民币,没了。


相当于你的一辆崭新的丰田越野车,就这样消失在曼谷雨季湿濡的晨风之中。





所以,如果不是生活在泰国的侨民、外派员工、留学生以及游客,真的很难体会“泰铢升值”对日常生活意味着什么。


而泰铢的狂飙,也对泰国的出口贸易,尤其是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整个2019年秋天,泰国各大旅游城市,都陷入了十年未见的萧条之中。


尽管泰国反对党会趁机损一下泰国的某位副总理,说些“一张臭嘴吓跑了百万游客”的酸话,但是大家心里清楚,泰铢异常凶猛的升值,才是旅游业受挫的罪魁祸首。





那么,泰铢究竟为什么升值呢?





泰铢的急剧升值,其实是一件有些“诡异”的事情。


货币作为一种商品,也有着“物多则贱,物稀则贵”的特性,因此当泰国经济繁荣,出口增加,外资大量涌入的时候,由于美元无法直接在泰国流通,需要兑换成泰铢,实际上就相当于“有人用美元买走了很多泰铢”,市面上流通的泰铢变少了,因此泰铢升值。


因此,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一个国家出口旺盛,财源滚滚,经济火热,政府“加息降温”的时候,这个国家的货币才会升值。


而泰国,并不符合这样的标准。





自2018年以来,受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泰国的经济表现实际上很一般。


在出口上,泰国更是糟糕,2019年3月到7月,泰国出口连续五个月下滑,上半年总体出口下降2.9%,5月份更是重挫6%。


受出口不振的影响,泰国经济增速“创四年来新低”,外资对泰投资出现回落,旅游业也陷入萧条,而且泰国在8月还降息了(大量泰铢被释放到市场中),那么按理说不应该有这么多境外资本到泰国来推高泰铢。





黄金价格上涨,会促使市场用更多的泰铢去置换黄金;至于“外资股息发放”也集中在5月,这些常规的周期性因素,不至于对泰铢造成这么大的升值压力,可泰铢就是一飞冲天,以光速升值。


所以,泰铢究竟是在升个什么劲儿?





在网上,大多数对“泰铢升值”的解释,都十分牵强,大多数都是一些泰国地产中介的软文推广——讲来讲去都是“因为升,所以升”,“少废话赶紧来买房,坐等资产升值”的车轱辘话,让人越看越怀疑人生。


所以,泰铢升值唯一的合理解释,就只剩下一个:热钱(投机性外资)的大量涌入。


2019年第三季度,尽管泰国政府口头上不承认风险的存在,但实际行动却相当“诚实”。


7月,泰国央行加强干预,意图阻止泰铢过分的涨势——比如加强短期外资流入的管控,从7月22日起对境外泰铢账户余额进行限制,监控外资购买泰国债券的投资行为。到了8月更是直接降息,意图都是阻止泰铢的过分飙高,为泰国的出口减压,挽救泰国经济下行的趋势。





总而言之,事情就是这样。


一、泰铢的强劲升值,并非泰国本身经济走向的自然结果,而是大量境外短期投机性资本涌入泰国的结果,泰铢是被炒高的。


二、这种反常的升值,对泰国经济造成了风险,泰国央行也已经出手干预。





“风险”是什么?


首先,泰铢升值,意味着泰国的东西在国际市场变得更贵了,因此影响泰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造成出口和投资的萎缩——这个好理解。


此外,如果泰铢长期保持虚高,很容易招来金融风险,被人做空,造成1998年“泰铢崩盘”那般惨烈的金融危机。





20年前,就是这样,国际投机资本(热钱)的大量涌入,炒高了泰铢,造成了虚假的繁荣泡沫。


索罗斯们看准时机,“做空泰铢”,先用美元借泰铢,然后在国际市场大量抛售泰铢,造成泰铢贬值恐慌,一夜之间耗尽泰国外汇储备,然后在泰铢暴跌之后用极低的价格买下自己借来的泰铢,在“高价卖出,低价买入”的过程中赚取差价。





至于泰国,外汇储备一夜烧光,泰铢崩溃,国民财富遭遇“腰斩”,一夕之间陷入经济破产的悲惨境地。


惨不惨?那是相当的惨。





如今的泰铢“暴涨”,还没有达到1998年那样危如累卵的程度。


但是,其中确实隐藏着危机,且这种危机已经被泰国央行察觉,相应的干预与调节也已经悄然启动。


从近期看,泰铢的持续升值的势头仍会持续——国际资本仍然在将泰国当成投机和避险港湾,而泰国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没有迫切的意愿去进行手段激烈的金融管制。只要热钱仍在泰国,泰铢就依旧会被不断炒高。


至少,目前看来,泰铢对人民币“破4”,恐怕没有多少悬念了。





但是,危险依旧存在,被外部因素炒高的泰铢,其本身估值过高的风险越发显著。如果再这样飞涨下去,到了人人都觉得泰铢看跌的时候,一旦出现“黑天鹅”(比如政局动荡什么的),保不齐又被人来一次1998,到时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与此同时,泰国政府也不傻,对泰铢的干预一定会逐渐加强,国际间对泰铢的预期也迟早会回归理性——从长远来看,泰铢像2019年这样的疯涨,是不可持续的,一定会在不久远的将来出现回落。通过购买泰国资产,而实现“坐地日赚八万铢”这样的好事,恐怕并不现实。





老汉生活在泰国,赚泰铢,花泰铢,近期不打算买啥大件,也不用拿人民币去刷卡。因此泰铢汇率的涨跌,对于我,以及许多在泰同胞而言,其实影响有限。


能用泰铢解决的问题,最好不要动用手头的人民币。


至于那些以中国顾客为主要对象的行业,估计要撑过这段苦日子。





至于游客,以及在近期内有在泰国买房买车的中国朋友,我的不成熟建议是:如果着急买,就赶紧买;如果非要来,就赶紧来;如果需要兑换,就趁早换。


但是,如果不是特别着急,就还是观望个一年半载的吧。


不管是旅游,还是买东西。


现在这光景,拿人民币去兑换泰铢消费,实在太亏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