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1997年3月12(1997年3月12日农历是什么日)

1925年-孙中山于北京逝世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今广东中山),是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其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之后转化成为后世常用的“孙中山”惯称。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亦为三民主义思想的创建者。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在北京逝世,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1993年-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在广州逝世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字余开,曾用名正林、建成,湖南省浏阳县马跪桥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他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93年3月12日,王震病逝于广州,享年85岁。200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组织“纪念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1782年-《四库全书》编成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四库全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1960年-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成立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是中国最大的科教影视节目制作基地,成立于1960年3月12日,并在1995年成为中国最大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的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经过几代人的风雨历程,北京科影已经成为了影视业内极有影响的品牌,并且完成了观念、机制、主体业务上向现代媒体和文化企业的转型。2003年12月科影厂进行了领导班子的调整,新的领导层根据科影厂的发展战略、行业特点及产业化的趋势,明确提出了经营科影的理念,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科影厂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教影视节目提供商。


1997年-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在北京病逝



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1997年3月12日),河北通县人,中国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36年2月生。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代表作品《京门脸子》、《蒲柳人家》等。他的作品曾获中国大众文学奖、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等奖项,又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际上亦有所影响。1997年3月12日,因肝硬化、肝腹水抢救无效,病逝于宣武医院,年仅61岁。


1985年-台湾作家杨逵病逝


杨逵(1886年10月18日—1985年3月12日),本名杨揆,台湾著名小说家,出生于台南府大目降街,笔名有“杨东亮”、“谷梁”、‘SJ’、“落实”等,以“杨逵”为代表笔名。1922年杨逵考上以招收台湾人为主的台南州立第二中学,阅读了日本夏目漱石、芥川龙之芥、俄国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以及英法十九世纪写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开启世界性的文学视野。1932年完成处女作《送报夫》。1934年参加台湾文艺联盟,负责《台湾文艺》日文编辑,《送报夫》受赖和推荐,发表于《台湾民报》。从此活跃于台湾文坛。1985年3月12日过世。


1955年-爵士乐演奏家查理·帕克逝世



查理·帕克(英语:Charlie Parker,1920年8月29日-1955年3月12日),美国著名的黑人爵士乐手,外号“大鸟”。出生在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市,曾在数个著名的大乐团待过,包括当时最红的 Earl Hines Band 及 Billy Eckstine Band 。40年代初期,开始和 Dizzy Gillespie等演奏者组了五重奏,为咆勃爵士乐的新浪潮推进第一个高峰。他以一曲 “ Cherokee”震撼了乐坛,超人的演奏速度 、敏感细腻的音色,奠定他成为天才中音萨克斯风演奏家的地位。因不断奔波演奏,毒瘾与酗酒引发精神崩溃于1955年3月12日逝世,年仅34岁。


1999年-当代小提琴大师梅纽因逝世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年4月22日-1999年3月12日),美国犹太裔小提琴家,他同时也是一位指挥,其大部分的演奏生涯都在英国。九岁在其师帕辛格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被誉为“神童”。次年赴欧随布什和艾涅斯库学习。曾与欧洲、美国的主要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此后在卡内基大厅举行独奏会,从而进入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行列。战后访问过苏联、以色列、日本、印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过一定作用。七十年代出版了他的自传《未完的历程》。1999年3月12日在德国柏林逝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