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建议(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高度重视。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对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建言献策,提出鼓励大学生生源地就业、返乡就业。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国聘行动”,开拓科研、社区、医疗等基层岗位行动,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山西工商学院校长牛三平指出,近年来,在疫情等各种因素叠加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同时,仍存在一些“慢就业”“缓就业”现象。


牛三平认为,一些地区和城市先后出台了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引进新政策,虽然极大地调动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但是从已发布大学毕业生人才引进新政策的地区和城市来看,这些地区和城市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内中心城市,这就无形中造成了人才无序争夺现象的产生,极易造成大学生在上述地区就业压力剧增,也容易加剧地区间、城市间的发展不均衡。


对此牛三平建议,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城乡差距必然逐步缩小的趋势,鼓励大学生生源地就业。


与此同时,“农村农业大有可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广阔的天地迫切需要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农学院院长周剑平在提案中指出,应鼓励更多大学生返乡就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既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能为大学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为大学生生源地就业提供优惠政策


牛三平建议,国家人社部门制定出台大学毕业生到生源地就业的指导性意见,指导地方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台大学毕业生生源地就业配套政策,在落户办理、社保补贴、购房补助、廉租公寓、贷款贴息、入职(岗)免笔试、学费补偿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引导性作用。“吸引人才回流,使大学毕业生愿意回到家乡工作,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特别是中西部以及其他欠发达地区,要有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比如,可给去欠发达地区乡镇工作的学生一定的补助,回乡创业的给予优惠、提供服务保障。希望有关部门及相关地方政府就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进行细化,可落地、可见效、看得见、摸得着。”周剑平说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