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上海市普陀区国税局稽查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普陀区税务局办税大厅)


数据显示,2020年住宅小区“群租”投诉总量较2019年下降25%,涉及全市16个行政区、194个街镇、3948个住宅小区。其中,投诉次数超过10次的住宅小区206个,占投诉总量29%。经分析,投诉排名靠前的住宅小区周边公共交通、教育、医疗等资源较多,或毗邻写字楼、大型商场以及批发市场、装饰装修等劳动密集场所,这些场所沿街商铺较多,人流量大,且餐饮、杂货、中介服务等经营形式多样,社会人员结构复杂。并发生多起舆情热点事件。


《通知》针对本市国有土地上的住宅小区“群租”行为,以坚持街镇牵头抓总与部门专业支撑相结合、坚持实有人口管理与出租房屋管理相结合、坚持行业管理与居民自治相结合、坚持个案查处震慑与广泛宣传教育相结合、坚持常态长效治理与集中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管理创新、样板示范、长效长态”为原则,推动形成“党建引领、联勤联动、社会共治、科技赋能、市民满意”的工作格局,做到存量“群租”零遗漏,新增“群租”零出现,已整治“群租”零返潮。


物业守住住宅小区的大门,从被动发现到主动发现,强化源头处置、现场处置,各区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经验。徐汇区华泾镇的盛华景苑曾是“群租”的重灾区,居民自住率仅为11%,在整治的过程中,通过“挂图作战”,居委会物业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快速清零。静安区的芷江西路街道运用“七步工作法”即通过“巡查、发现、报告、录入、督办、查处、监管”七个步骤的相互衔接,形成闭环式工作模式,通过“铁脚板”的力量,实现了对“群租”房从发现、整治到长效监管的全流程有效治理。上海市普陀区万里街道建立“六方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平安办安全检查、城管中队定期巡查、网格员日常巡查、派出所“110”接警、司法所人民调解发现、“12345”热线与信访接待等投诉受理共六大渠道,多个居委建立“群租”安全隐患定期例会制度与24小时响应机制,街道平安办、城管中队、值班室等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受理群众相关举报,做到“早发现、早认定、早处置”。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统筹辖区内相关部门、网格队伍、社区干部、居民骨干等各方力量,确保形成“群租”巡查、发现、认定、处置、回访的治理闭环;杨浦区大桥街道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联合国税局、公安、消防、综合执法队、城建中心、居委、物业等部门,不断加强宣传动员、动真碰硬“亮剑”,对辖区内的“群租”顽疾全面开展排查和整治,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群租群居”的“疯长”与“返潮”。


按照城市数字化转型要求,加快“群租治理”应用场景的推广应用,智慧赋能,形成从发现、处置、督办到考核的管理闭环,本次专项行动要求市、区、街镇通过“政务微信”,为每条“群租”线索建立数字化“一户一档”整治档案,并以此作为专项行动验收、考核、督办,以及后续跟踪回查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实有人口管理,开展房屋出租等信息日常采集、动态维护、监督检查,实现由以出租房屋为单一对象的管理向以“人房结合”综合治理的转变。


因为有着可观的利润,“群租”衍生的二房东和三房东现象,使之愈演愈烈,这次整治,对二房东三房东一查到底。明确拉出“高压线”,对以下五种现象的触“线”现象铁腕整治,一是将一间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分隔、搭建后出租,或按床位出租;二是将原始设计为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出租供人员居住;三是出租房间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四是每个出租房间的居住人数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五是单位承租用作员工及其家属居住时,存在上述1至4项情形的。通过行政执法、信用、行政处罚、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大对出租人(转租人)、物业服务企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


整治的目的,不是把这些“群租”对象赶走。市住建委二级巡视员梁建安说,这些人客观上是赶不走的,他们还是要找地方居住的,因此堵疏结合是这次整治过程中有温度、人性化的操作。


治理“群租”作为展现城市软实力善治效能的举措,真正践行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中,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精准回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有效推动了城市治理水平进入了管理精细化的轨道,营造和谐、有序、安全的生活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