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三个团体标准规范)


据统计,目前,上海市在用水、电、气民用三表超过2700万台(只)。为了保障这些表具的使用正常、量值准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授权相关计量技术机构对所有新开户和到期更换的“民用三表”进行首次强检,每年强制检定量达400万台(只)。


在“民用三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湿度、使用状况等各种因素引发管理规定的争议时有发团体生。2021年,上海市涉及“三表”争议的投诉量达万余件,主要涉及计量失准、费标准用纠纷、服务质量投诉等内容标准规范。此次推出的《处置规范》,明确提出服务企业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标准规范争议内容进行核查,并对用户给予答复,相对以往各家服务公司不同管理要求,有了进一步改善和统一。


过去,上海市各供水、供电、供气服务企业虽然都有相应的管理程序或内部规范,但争议处置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一旦发生计量争议,主要由企业自行核实处理。现在,《处置规范》明确,双方可以共同委托由市场监管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开展检定。检定结果合格的,相关费用由异议提出方承担;结果不合格的,相关费用由服务企业团体承担。检定费用依据不同表具类型一般不超过40元。


《处置规范》推出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协调、组织三个多次专题座谈、研讨、现场走访调研,充分听取了居民用户、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上海市水电气行业主管部门以管理规定及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标准”。


《处置规范》对居民用户关心的费用退补、检定时限等作了规定,把专家提出的明确争议检定的技术要求等建议也纳入其中。此三个外,《处置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做了相应衔接,对发现存在计量失准的表具,双方可依据证书、报告列明的数据,参照上海市“民用三表”差错退补的地方标准直接开展费用的退补。


“民用三表”计量争议的规范处置,直接关系每一个市场主体、每一个家庭用户的切身利益。《处置规范》的出台,将推动“民用三表”计量争议处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确保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标准正,提升供水、供电、供气行业服务质量,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