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热点 >

为黛玉写的祭文,你看过吗?

《红楼梦》补遗

芙蓉者,秋江寂苦故其生清姿雅质,寒风孤零而其居众芳之魁,可谓花之君子也。红楼虽善,冠之以晴雯;予固顽劣,名诸于黛玉。晴雯玉殒,尚有多情公子为之悼;黛玉香消,岂无有心痴人为之悲?每思及此,悲恸弗克。是以维太平不易之元,雪尽柳新之月,淫雨淅沥之日,佳夕轩小子谨以谦诚拳拳之心,平实涩涩之语,不堪雅流之辞,晦涩无华之文拜于警幻仙子驾下,绛珠仙草之前,聊以达思念之意,志代悲之情。

尝思佳人之所生,本自世外绛珠,还念阆苑仙葩。侍者有心,三生石畔灌诸甘露;仙草无缘,离恨天外报以浊泪。既取天地之灵气,是以备之女儿身;又得日月之精华,故而得之缠绵意。其质自华,虽空谷幽兰不足比之万一;其性自孤,虽傲霜秋菊不能誉之丝毫。神比秋水还柔,肤胜冰雪更洁。娇弱不减西子,温雅更胜飞燕。行动处,静如月洒寒江;言语时,柔比风拂垂柳。亭亭玉立,冉冉香开。其行静,其詈敏。其遇哀,故而琴声不减清商;其情苦,是以文辞鲜闻喜乐。

夫情动于中,发于外者为声,声成文谓之音。是以知声者众,知音者寡。卿之善于宝玉者,由来久矣。至谐至真,相亲相知,非知音而何?春秋代序,亲密又胜;日月更新,心意益通。奈何自怯之花偏遭狂飙,多愁之柳又逢骤雨?既生黛玉,何来宝钗?彼宝钗者,雍容可比明妃,贤德堪较娥皇。其才不输黛玉半分,其性则胜黛玉筹。上可度长者之心,是以贾母待之以青眼;下能查姊妹之意,因而黛玉视之以金兰。宝玉无心,是以处处待之深厚;黛玉有意,故而时时对其讽喻。可叹宝、黛,虽为知音,奈何真心难申表;纵然有情,岂料笑语亦当真?虽惜黛玉之文才,可惭道韫;还叹黛玉之诗风,比屑易安。文采斐然,称雄海棠社;才情不凡,夺魁菊花诗。荷锄葬花花已逝,娇羞同谁诉;挥指抚琴琴更哀,西风夜已昏。青灯照壁壁泛黄,冷雨敲窗窗又新。孤标傲世,谁偕我同隐;一样花开,我与谁共栖?胁下生翼,自飞于天,细数香丘。

呜呼,天妒佳人,是以其遇苦;命途多舛,故而其情悲。潇湘馆中,苍竹犹在;大观园内,红颜已逝。秋风飒飒,一缕香魂散;落木萧萧,三更愁绪生。杏脸香消,怎奈音容还在;樱唇红退,不怨仙乐四袅。绿窗芭蕉,不减当年颜色,红绡锦衾,空留佳人余恨。遗挂尚存,笑容难寻;泪渍犹在,佳人不见。愁云惨淡,不过片刻之境;忧心凄苦,却是难消之悲。绝代芳华,孰料尘缘浅;举世才情,岂知慕意深。始信红颜薄命,佳人易逝。芳名犹在,艳质已亡。长江悲逝,泰山愁来。痛心疾首,难平心中之恨;日思夜想,望解寂苦之悲。

呜呼哀哉,尚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