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沙坪坝剑桥英语培训部(重庆沙坪坝少儿英语培训机构)


横跨1800公里,从北京飞重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一落地就被闷热到窒息,仿佛我就是那些孩子马上要参加小升初考试的家长,有些烦闷、又有些无所适从。


02教育现状:学生存量近500万,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② 教育资源:沙坪坝区教育资源最丰富,“财团 教育”孵化重点民办中学





所谓划片三对口,为以下三个对口,缺一不可:



这其中,有名校资源的房子更好卖。





04社会文化:多元文化,敢闯敢干、兼容开放


顶着压力,重庆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智能产业,并着重为传统产业植入“智能因子”,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产值7500亿元,力争到2022年突破1万亿元。


不仅如此,年初《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榜单发布,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从科技,被称为人工智能‘独角兽’)以230亿元估值荣登其中。



对于教培行业来说,无论是重庆众多高等院校带来的浓厚教育氛围,还是超吸引人的人才政策,都是教培行业人才招聘的独特优势,再加上西南大学超半数的教育行业就业倾向,如何驾驭、运用这种优势,值得每一位教培人思考。







其次,重庆地区院校众多,人才储备量占据优势,尤其数据显示西南大学53.23%的毕业生流向教育行业。




③互联网普及,子女教育支出热情更高




①学而思



01大帝学校





三中英才广告牌


总体来看,三中英才具备师资和营销两大方面优势,就像广告牌中介绍的那样,“三中英才更懂重庆学生”透露出的是名师资源、本土化教研的优势,这对当地家长极具吸引力,另外,三中英才也有自己独立的营销团队做外呼、市场推广、低价班和户外广告等推广动作。


但依托当地名师资源是把双刃剑,深耕当地优势明显,不过若想走出去,还需寻找其他突破口。


04营销模式分析:营销常规化,头部、中小机构两极分化


如果把以上3家头部代表性企业分类,营销方式上总结起来有4种:


①地面广告


大帝学校、壹心壹学校和三中英才这些老牌儿、资金实力较强的机构,都会做地面广告,这跟当地家长易受广告影响有直接关系。


②营销团队


有资金做地面广告的头部机构,也会组建自己的营销团队,比如,大帝学校和三中英才就有自己的营销团队,做市场推广、外呼等动作。


③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方式,重庆当地机构也都在做,但类似微商性质的朋友圈宣传,更易招致家长反感、排斥,效果差强人意。


④口碑转介绍


打造口碑,让家长自愿转介绍,是大多数教培机构在用的方式,甚至有一部分机构仅仅依赖这种方式“小富即安”。


“我们这边的家长真的是对各种广告、推广排斥了,所以我们也就不做了,剩下精力把教学和服务做好,把现在的家长和生源维护好,每年会有很多老生家长介绍进来的新生源。”美佳尔况老师这几年也是这样做的。


在这种两极分化的营销模式下,本土头部企业和本土中小机构之间的生源范围也出现差异——本土头部机构通过营销动作的辐射,不断拓展新的市场,中小机构吸引的更多是机构方圆3公里以内的生源。


05扩张模式分析:深耕本土,“走出去”势能不足


分析以上3家重庆头部代表性机构发现,它们的扩张方式主要有4种:


①开分校区域下沉


无论是大帝学校、壹心壹学校,还是三中英才,分校数量都是30 所,通过在不同区域开分校的形式深耕本土、完成扩张。


②纵向扩产品线


3家机构都已完成产品线的扩大,从幼小衔接、中小学、高考,再到家庭教育,产品线渗透在学习培训的方方面面。


③横向扩品类


不仅中小学的常规、升学培训,甚至高考志愿填报、成人教育、老年教育,都囊括在它们的业务体系之内。


④依托本地化名师资源


与新东方、好未来清北名师资源不同,重庆本土名师也有一众跟随的学生和家长,这种模式对社会资源依赖较强,三中英才就属于这类,打造“更懂重庆学生”的品牌形象,但也正因为地域化比较明显,“走出去”势能稍显不足。



6、区域教培行业前景预测

01优势和劣势


(1)劣势


  • 重庆0家上市教培企业,融资机构只有10余家,资本加持不足。


  • 过于依赖名师,机构缺乏人才壁垒,抗风险能力弱。


  • 本土机构品牌呈弱势,头部机构走出去动力不足,发展受限。


  • 技术参与度不够,对双师课堂、AI等新兴技术型产品模式持观望态度。


(2)优势


  • 重庆生源存量呈上升趋势,潜在市场增量巨大。


  • 越来越多人才流向教育行业,人才优势正在逐渐显现。


  • 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参培率较高。


02前景和预测


(1)主流赛道


从当前重庆小升初政策改革来看,未来重庆教培市场还将延续文化课补习为主的状态,但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意识的开放,参培率和参培年龄段会逐步下沉,教培市场呈指数型增长。


(2)产品模式


目前来看,重庆当下的产品供需双方仍以线下模式为主,但随着科技在经济创新中地位的凸显,科技创新风也会刮到教培行业,“线上 线下”的授课模式将成为几年后重庆的主流。


(3)竞争格局


尽管外来全国性教培巨头或者区域性龙头企业,对重庆市场和家长心智有了一定程度的瓜分和占领,但不会形成垄断。市场巨大,只要重庆教培行业能够发挥生源优势,打造人才壁垒,积极转变观念与新技术接轨,本土机构将有很大机会重夺主场地位。


但就现状来看,重庆距离本土机构崛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短时间内,重庆碍于科技创新渗透、人才培养、线上课程模式认可度等方面的短板制约,很难出现一家具有区域或全国影响力的头部机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