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顺义土地增值税筹划方法(土地增值税筹划最为关键的一点)


秋季学期,落实“双减”意见的行动在各试点城市纷纷开展。


在校内,延迟入校时间、丰富教学形式、保证体育运动、减轻作业负担、提供课后服务,学校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让孩子们学精学好。在校外,规范培训材料、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推动机构“营转非”改革,有关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规范措施也在稳步推进。“双减”落地,带来不一样的新气象。


学生减负,家长省心


“孩子每天出来都很兴奋,眼睛亮晶晶的。”晓苗的妈妈严女士说,这学期开始,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里开设了很多兴趣类课程,包括足球、书法、美术等,孩子可以选4门课学习。


严女士所说的课后服务时间,是孩子在下午3点30分到5点30分由学校提供托管服务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会指导学生做作业、进行体育锻炼等。


不仅如此,晓苗所在的学校还将上学时间向后延迟了半小时。严女士说,早上孩子能多睡一会,晚上自己下班后能刚好顺路接孩子放学,这让她感到非常欣慰。


除北京外,全国多地也在积极探索落实“双减”政策。在上海,多所小学按照要求实现了“每天都有体育课”;在浙江杭州,学校与少年宫合作,在校内开设科创、美术等俱乐部……


“孩子之前不仅要补习文化课,还要学钢琴、舞蹈、美术等各种特长,回家还得写作业,每天忙到没有一点空闲。现在她不愿意去辅导班我也不强求了,省心不少。”来自四川的家长李女士认为,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更重要。


校内提质,校外规范


“作业要分层设计,不会有抄写内容,单科完成时长要控制在30分钟以内。”山东某中学的语文老师张雪每天都和教研组的老师集体讨论作业内容。


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同时,许多学校还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北京市顺义区某中学设置了作业公示栏,使每一位教师明晰各项作业的内容、所需时间及作业之间的关联,认真预防各学科作业无序叠加带来的负担问题。


在“五加二”课后辅导模式下,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加上课程和作业提质要求,不少教师感到了压力。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认为,可以通过制度探索找出能为老师减压的办法。


与校内提质一样重要的,是推动校外培训规范化。此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违法违规情况突出,被资本裹挟状况严重。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双减”意见要求坚持从严审批机构,严禁资本化运作,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一系列文件对校外培训材料管理、隐形变异培训治理、从业人员监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强监管”下的校外培训机构,或难以为继,或谋求转型。“政策如此坚决、迅速落地,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荡。不过,这种整治十分必要。”刘丽曾经是一名教培老师,她认为,改变分数导向的单一评价体系,才能真正给孩子减负。


重心转向素质教育


“双减”政策突出素质导向,素质教育迎来政策红利期。多家大型校外培训机构已经纷纷谋求转型,变更经营范围。例如,增加艺术、体育、科技类培训;拓展成人英语、会计、公务员考试培训;推出校外托管服务;筹划设立共享自习室等。


“现在已经陆续有好几家从事学科类培训的K12机构和我们谈合作加盟,希望转型素质教育。”从事机器人编程教育的浣熊少年理工创始人陈绍强说。他认为,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行,越来越多的家长会更加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让他对素质教育培训更加有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